
“大家好,我是UP主……”
在B站上,点开自己喜欢的“UP主”视频,欣赏精彩内容,汲取丰富知识,一键三连点赞投币转发,已经成为许多网民的日常。
当前,随着新业态模式的不断推广,灵活就业从业人群逐步扩大,很多年轻人选择成为“UP主”,分享自我的同时也拥有了“粉丝”支持,不少还成功获得了商业变现。
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庞大群体并没有专属的职业身份。他们和平台方都希望这一职业能早日“入编”,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进一步增强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享受到国家有关政策待遇,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向上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前不久,上海推出了《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这个被称为“沪九条”的政策中明确了包括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的一系列内容,从而为包括“UP主”在内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等新职业落地,描绘出更多可能的路径。
月活“UP主”总量已达400万
如果你还不知道“UP主”,那你可有些“OUT”了。
当前,“UP主”这个词汇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无论是刷视频、看直播,总能听到“关注UP主”“这个UP主的视频太有趣了”这样的话语。
随着视频分享平台的不断发展,“UP主”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涵盖了生活、科技、美食、知识、娱乐、游戏等几乎所有的内容领域。他们通过创作和分享内容,与观众建立联系,形成独特的网络社群文化。
杨浦区互联网内容创作行业工会联合会(简称“UP主”工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以每月至少有一个作品发布来作为指标统计,那么截至2024年底,在B站的月活“UP主”总量在400万左右。
400万“UP主”的贡献力有多大?B站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计有2.2亿用户在B站学习专业知识,日均超1500万用户观看科技视频,兴趣爱好类视频播放量已达545亿次。2024年,有近310万“UP主”通过自己的努力,在B站获得了收入。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庞大群体中,专职“UP主”的数量正在不断上升。
“对于传统职业来说,专职员工通常可以通过劳动关系来判定。”该负责人表示,但这一原则对于自由职业者为主的“UP主”并不适用,只能从UP主用在内容创作上的工作时长、收入占比、持续时间等方面去判定。事实上,如何判定“专职”,也是新就业群体职业划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B站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有310万UP主在B站获得收入。按粉丝量来看, 百万粉丝“UP主”账号在B站至少有2000个,如果把条件放宽至粉丝量五十万,那么可以扩大到4500个以上,而上海地区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没有“身份证”遇到尴尬
在旁人看来,动辄拥有数十万粉丝,这些“UP主”可谓非常令人羡慕。但其实,不少“UP主”也有自己的烦恼,例如身份的认同感就是其中之一。
“思维实验室”是B站的知名科技“UP主”,其粉丝量超过了767万,几乎每个作品的点击播放量都在百万以上。不过,其“主理人”赵家祺告诉记者,每当要填报“职业”时,这一栏他只能填写“自由职业”或是索性写“无业”。
图为“思维实验室”赵家祺在工作中。受访者提供
“我不能写‘UP主’吧,这也不是一个职业啊。”赵家祺苦笑着说道。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拥有400万粉丝的知名音乐“UP主”浑元Rysn身上。“主理人”岳荣耀告诉记者,当自己去申请银行卡或填写一些表格时,他往往不得不把“职业”填成“文化娱乐从业人员”。
此外,尽管赵家祺和岳荣耀都是专职“UP主”,但他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总免不了遭遇尴尬。
如果对方并不了解“UP主”,赵家祺只能和别人介绍自己是“做科普工作的”,要是对方再追问下去,他就会含糊地表示,自己“其实相当于网上做视频的老师”。
而岳荣耀的回答更“绝”,“要是说不明白,我索性说我是从事网络工作的,省得麻烦。”
因此,在赵家祺看来,成为“UP主”始于爱好,但要提升群体的发展,离不开职业化,“例如,有了职业资格的认证,至少就有了规范的职业名称。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更能对行业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
同样,岳荣耀也非常期待新职业的诞生,“至少可以让别人更为清晰了解我们的工作,而不仅仅认为我们是网红。”
另外,由于缺乏职业化认定,“UP主”们往往无法享受到政策的红利。例如在一些人才激励申请方面,“UP主”就很难“靠”得上去,有时甚至只能无奈“切换”成另一职业。
“解锁”新职业实现身份转换
不少“UP主”就发现,尽管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但在我国当前的职业分类大典中,“UP主”并非是一个正规的职业名称。
“近年来,这一群体对于职业化的呼声越来越强。”“UP主”工会在和会员的沟通中,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了共性需求。
就在今年7月15日,《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正式发布。九条举措中明确写明“鼓励创作者参加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技能认定。探索将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20年,人社部将“全媒体运营师”列为新职业。今年2月,上海市人社部门进一步扩大评价资源供给,遴选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备案成为社会评价机构,将面向社会各类劳动者开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而除了“全媒体运营师”,业内也指出,未来可为“UP主”增设“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或者其他新职业种类。“UP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B站‘UP主’的工作主要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花费大量时间和技术,通过视频作品形式展现出来,这和‘全媒体运营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分类的定义有一定区别。”
“入编”后将会吸引更多人参与
当年,很多人以为电竞就是打游戏,甚至觉得是不务正业。但如今,电子竞技员已经成为了新职业,获得了国家的认可。电竞也已成为一个年产值超千亿的庞大产业,它和传统体育一样有职业选手、专业赛事、俱乐部体系,甚至还有国家队,去角逐世界之巅的殊荣。
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的“入编”的确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上海正在成为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成长的沃土。“UP主”的从业人员逐年上涨,如果对其职业或工种身份予以确定,那么对其职业规划、发展以及水平的提升无疑大有帮助。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范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新职业、新工种被纳入国家职业体系,也代表它们即将步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相当于国家给你的职业上户口、发名片了。”范巍形象地指出,这意味着职业声望会显著提升,职业标准、人才评价体系、薪酬标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等将一一提上日程。
同时,获得“国家承认”,也意味着从业人员关心的劳动者权益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将会有国家持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保障。这一点,近年来在以外卖小哥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群体身上展现得极为明显。
“将来,我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孩子们的职业梦想中,也能添加上我们。”岳荣耀非常真诚地说道。
头图为知名音乐“UP主”浑元Rysn在表演中。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