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被罚5000元!上海公布5起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典型案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5-08-11 11:51

摘要: 求职如何不会“踩坑”?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求职如何不会“踩坑”?8月11日,上海市人社局公布5起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典型案例。


经调查,上海林展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已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其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含有“XX三省已满”、“少数民族已招满”等内容,对特定户籍、少数民族的劳动者就业进行限制,侵害了其平等就业权利。对该公司发布歧视性招聘信息的行为,松江区人社局依法责令其改正,删除违规内容,并处以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人社部门警示提醒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发布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


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当事人却在某互联网平台转发上海地铁车站安检保安招聘信息,并试图自行联系相关人力资源企业通过帮助招聘人员获取经济利益,但未能成功获利。对该当事人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行为,嘉定区人社局依法作出责令其停止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行政处罚。


上海绣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劳动者离职后,没有及时为其办理登记(退工)手续,并在静安区人社局依法责令要求其配合调查、提供材料和履行法定义务后仍不改正,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对该公司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行为,静安区人社局依法作出罚款18000元的行政处罚,并作出责令该公司为劳动者办理登记(退工)手续的文书,就业部门凭责令文书为劳动者办理了登记(退工)手续。


上海易培通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在未取得“育婴师(高级)”培训资质的情况下,对外从事高级育婴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警告、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人社部门表示,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警惕求职陷阱;相关市场主体也要守法诚信经营,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如果求职者在求职等过程中遇到侵害就业权益的情况,请及时拨打12333热线电话反映或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投诉。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半年新增就业33.07万人,“...

女职工产假社保补贴8月底可线上申...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等多个新职业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