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中秋临近,社交平台上企业福利的“吐槽”与“点赞”总会准时上演。为破解企业采购预算、效率与员工期待的矛盾,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政企业务,对话百家企业采购人、千位跨行业职场人,发布《2025企业中秋采购趋势洞察报告》,揭示中秋福利“灵活、实用、健康”的核心趋势,以及供需双方的共识与差异。
报告显示,企业中秋福利预算与经营效益深度绑定,40%采购人将公司整体利润作为预算核心依据,38%参考过去两三年平均花费,33%遵循年初既定标准,效益优先、锚定历史数据成主流逻辑。成本考量也更趋全面,除49%关注直接采购价外,39%采购人警惕福利不受认可导致的员工士气低落等隐性成本,29%聚焦选品比价、跨部门沟通等管理成本,采购成本观已覆盖全链路。
采购痛点集中在同质化与需求差异:43%采购人坦言福利缺乏新意、员工反响平淡,42%面临年龄、地域等导致的“众口难调”,超七成采购人因此倾向电子卡券或“轻实物+电子卡券”组合,仅21%选择纯实体礼盒,京东政企业务以40%的首选率成为线上采购平台主力,其多地址下单、先收货后付款等功能获高频认可。
职场人对福利的需求则凸显“实用为王+个性升级”:55.4%优先选择米面油等日常刚需品,36.8%追求跨界联名、创意设计等创新产品,超六成不满单一福利形式。
与此同时,行业差异让福利带“班味儿”:制造业偏爱粮油、礼品卡等实用品类,互联网人青睐数码产品,医疗行业健康品类采购占比仅0.03%;地域特色也十分鲜明,广东等南方省份礼品卡占比高(广东达45.9%),黑龙江等北方省份更重粮油(21.44%),广西月饼占比全国最高,一线城市福利则向数码、家政券等多元品类延伸。
此外,职场人个性化诉求强烈,36.3%希望“多地址下单”将福利寄给家人,31.4%呼吁淘汰鸡肋福利,跨品类组合、露营装备等新兴选项也获青睐。
值得关注的是,采购人与职场人已形成四大共识:告别单一月饼福利,引入健康、数码等多元品类;拥抱电子卡券等灵活形式,赋予员工选择权;拒绝 “鸡肋” 福利,提升实用价值;重视情感连接,通过生鲜礼盒、便捷物流等传递关怀。
当前中秋福利正从标准化供给转向精细化运营,企业以经营实效为根基控制成本,职场人兼顾实用与情感需求,平台则搭建高效供需桥梁,推动这场福利“双向奔赴”更顺畅暖心。
头图由京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