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险待遇稳步提高!176万余名新就业形态人员已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5-10-15 13:53

摘要: 本市近年来工伤保险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工伤保险,是每一位“奔跑者”在上海安心奋斗的坚实后盾。10月15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本市近年来工伤保险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已经把176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稳步推进


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保障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合法权益,2021年底,人社部等十部委联合推出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在工伤保险制度框架下,创设性地通过按单计费、按月缴费的参保方式,保障遭受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上海作为首批试点省份之一,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22年7月,启动试点工作,将曹操出行、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货拉拉和快狗打车等七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2025年7月,根据国家统一安排,新增顺丰同城、滴滴出行、滴滴货运为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平台企业,累计已将176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十四五”期间,上海以将各类人群纳入工伤保险保障体系为目标,持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


2020年,印发《关于做好本市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加大力度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流动就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2022年,《关于做好本市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制定实施,明确对于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可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切实分散了快递企业的工伤风险。2023年,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上海启动试点超龄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工伤保险政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工伤预防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工伤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上海市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实施,工伤预防费的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同年,《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同时,上海聚焦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冶金等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的重点行业,积极覆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快递、外卖和即时配送业等工伤预防重点领域,持续拓展覆盖五个中心建设以及3+6重点产业体系工伤预防重点企业;工伤预防项目数从8个累计增加至94个,工伤预防培训人数从13.8万人累计增加至99.8万人;连续五年开展工伤保险集中宣传工作,工伤保险的关注度和知晓度切实提升,增强了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十四五”期间,上海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相关数据显示,2021-2025年,致残一级增加1529元/月,致残二级增加1405元/月,致残三级增加1327元/月,致残四级增加1223元/月;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工伤人员增加1427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增加1142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增加857元/月;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每人每月增加321元。


不仅如此,2021-2024年,为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负担,上海在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连续四年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即一类至八类行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继续在国家规定的行业基准费率基础上下调20%,费率调整为0.16%-1.52%。


头图为工伤保险主题宣传照片。市人社局提供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动视评|国考年龄放宽至38岁,...

国考年龄门槛首次放宽至38岁!明...

不到四成女性员工获得AI技能培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