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友好城市|让更多职工兼顾育儿与工作!“岗位”+“补贴”,上海打出生育友好“组合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5-10-20 10:13

摘要: 上海市推出的“生育友好岗”试点,为劳动者兼顾工作和家庭,特别是兼顾生育和幼儿抚育方面的现实需求提供了很多便利。


生儿育女,是家庭的欢歌;成家立业,是社会的基石。如何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成为了当下众多职场人所需要面临的一道人生考题。


从去年底开始,上海推出了“生育有好岗”试点工作,激励企业开发和提供相关岗位,以此做好员工安家立业的有力后盾。今年,通过叠加“产假社保补贴”政策,打出生育友好“组合拳”,让更多职场人不怕生。


上海试点“生育友好岗”惠及5000余人


临近下午16时,在长宁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线上办公区,32岁的林女士快速回复着客户的信息,再过几分钟,她就可以完成当天工作前往幼儿园接孩子回家了。这样的弹性工作岗位对于这位为人母的职场女性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


其实,林女士此前也因为兼顾育儿而选择了辞职。随着女儿进入幼儿园,重返职场的念头在她心中愈发强烈。但在面试时她却发现,很多岗位时间太固定,朝九晚六的打卡模式让她在孩子接送、照顾等方面分身乏术。


转机出现在一次社区就业服务宣传活动中,林女士了解到自己所在的街道在大力推行“生育友好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向社区的就业服务站点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其个人情况和求职意向后,为她匹配了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线上客服岗位。


由于这个岗位采用弹性工作制度,林女士可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这样一来,她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如今,林女士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工作和家庭终于能兼顾了。”这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职场妈妈们对于“生育友好岗”最真切的反馈。


长宁在招聘会现场设置生育友好岗位(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上海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背景下,试图开辟就业市场新赛道。


这一创新举措旨在通过实行弹性工作制,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灵活休假和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为劳动者兼顾工作和家庭,特别是兼顾生育和幼儿抚育方面的现实需求提供了很多便利。据统计,从去年上海开展启动这项试点工作至今,已有5000余人受益。


同时,多部门还将“生育友好岗”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畴,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与零工市场,结合“就业援助月”“乐业上海优+”行动等活动,在各类线下招聘会和线上招聘平台设置“生育友好岗”招聘专区,集中发布相关岗位信息。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生育友好岗”提供专业化服务。


推出“产假社保补贴”为企业用工降本


当然,“生育友好岗”试点工作的推进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那如何让更多企业自愿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呢?记者了解到,上海市人社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其中,今年7月多部门发文推出的“产假社保补贴”措施就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5部门发出的相关通知中,明确女职工在职期间生育子女,依法为其落实产假、生育假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申请享受产假社保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假及生育假期间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单位实际缴纳部分的50%,从女职工生育当月起补贴6个月,且不分孩次。新政旨在建立由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进一步强化“生育友好”的价值导向。


31岁的翁弋昕今年刚升级成为新手妈妈,7月初重回工作岗位后不久,就收到了公司负责社保事务同事发来的邮件,需要她签字确认以此协助单位完成“产假社保补贴”申请。公司排查发现,目前一共有包括小翁等在内的2位新手妈妈符合申请要求。为此,公司方面在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她们,按照政策规定向人社部门提出了补贴申请。


据悉,小翁和另一位女同事的申请已经审核通过,她俩所在的单位也将能申请到6个月共21000元左右的社保补贴。“这么一来,公司方面在用工成本上也能减轻一些负担了。”翁弋昕直言。


小翁所在的利丰贸易获评2025女性最佳工作环境 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记者了解到,小翁所在的利丰贸易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中,女性职工占比达到70%,“她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们看来,这一普惠措施是一种实打实的及时关怀,强调的是人文感受。”利丰贸易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余沛刚直言,此次“产假社保补贴”的举措出台不仅是对就业个体这一生育群体的专项服务,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是在经济发展中注入的一种全新助推力。


据闵行区人社部门介绍,目前,仅闵行区就已有135家企业申请了该项补贴,涉及女职工156人,首批补贴金额共计175万元。“我们计划将在本月公示后就按照流程拨付给企业银行账户。”区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组合拳”不只是政策更是温暖的力量


可以说,无论是对于员工友好性极强的“生育友好岗”,还是对企业降本的社保补贴支持,这些“组合拳”的出台都不只是一项政策,更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它让职场不再冰冷,让社会充满了对个体的关怀。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各区街镇方面关于“生育友好岗”的服务专窗咨询与登记一直处于较高比例,其中还不乏一些宝爸的身影。


“老婆刚生完孩子需要陪伴,而宝宝也只有六七个月,正是需要建立情感纽带的时候,如果能让我在做工作决策时也能享受到部分生育有好岗的助力,那无论是对宝宝还是爸妈来说,无形之中都是一种关怀。”一位宝爸的朴实话语颇具有代表性。


政府主导,创新施策,为企业减负,为家庭谋利。从上海人社部门制定实施女职工产假和生育假的社保补贴政策,到与各区联手联合推动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生育友好岗”的就业模式创新试点得到了社会多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也相信,随着“生育友好岗”政策的进一步推广,一定会有更多新手爸妈受益。


头图为新手妈妈翁弋昕正准备前往公司的母婴室。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摄 影:包璐影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场脱口秀丨别再用“小哥”称呼“...

职场话题|“妈妈岗”能否不再是“...

公司要求员工入职孕检,发现怀孕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