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今年加码两大“王牌服务”!上海已建成500多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5-10-29 15:35

摘要: 这些遍布于基层社区的网点,成为了求职者家门口的就业“便利店”和“加油站”。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如何加大力度,实现稳就业、促就业?近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目前本市已经建成了500多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这些遍布于基层社区的网点,成为了求职者家门口的就业“便利店”和“加油站”,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助推他们成功上岗。


把就业“烦心事”变成顺心事


简历投递无果、面试频频被拒、岗位遍寻无门……对于沪上一些就业困难人员来说,往往会遭遇这样的烦心事。


找工作难,难点究竟在哪?上海有关部门敏锐地发现,不能让求职者只凭自身力量“单打独斗”,应该就近提供服务“雪中送炭”。


今年应届毕业生小王的求职之路充满坎坷,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她,毕业即遭遇就业难题:专业对口工作稀缺,转行又缺乏头绪。面对这样的困境,普陀区启航工作室伸出援手,为她量身定制职业指导方案。


指导师们如“邻家长辈”与小王开启对话,从闲聊中了解她的内心想法与求职困惑。他们敏锐捕捉到小王对自我职业定位的迷茫以及对就业市场的陌生感,通过耐心倾听与细致交流,帮助小王逐步梳理思路,调整心态。


在此基础上,指导师们凭借专业素养,结合小王的情绪状态与沟通特点,深入分析其职业优势与短板,为其量身定制职业路径规划。他们不仅传授实用的求职技巧,还以循序渐进的心理疏导,为小王注入信心,助力她逐步摆脱求职焦虑,最终,通过职业指导师的出谋划策,小王很快便获得了来自一家实业公司的岗位。


家门口帮扶已覆盖全街镇


依托居民身边的站点,把就业公共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将服务队伍沉入网格里,“15分钟就业服务圈”源于上海近年来的积极探索。


市人社部门表示,自2023年起,上海就启动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无论在居民社区、园区楼宇,还是大学校园,如今都有了基层就业服务站点。


别看站点地方不大,提供的服务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就业培训需求、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到网罗周边的工作岗位、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再到组织各类实用的技能培训课程等,基层就业服务站点都能做到。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00多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这些普惠性、公益性就业服务点位让“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了求职者触手可及的体验。


两大“王牌”助力上岗


为了提升适配度和就业质量,今年市人社部门又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升级了两大“王牌服务”。


第一张王牌就是“AI赋能”。目前,上海每一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都配备了自助求职服务终端。求职者只需完成刷脸登录、身份核验、信息确认三步操作,即可完成求职登记。在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下,只需刷个脸,系统就能为其匹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且站点附近的岗位信息也都一网打尽。


另一张王牌则是“专家助力”。上海启动了“基层赋能计划”,百余名市级的就业指导专家定期下沉站点,就像三甲医院的专家到社区医院坐诊一样,为求职者提供更加权威、更有温度、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在求职中“把脉问诊”,实现“找工作”向“选好岗”的转变。


头图为正在体验自助求职机。劳动报记者 贡俊琪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新增处长职务,年龄放宽至46周岁...

全市13家银行2100多个网点都...

国考报名超350万人创新高!最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