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里,他们就是活跃在杨浦油库的“守护神”(内有视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赵竺安 发布时间:2019-07-22 09:22

摘要: 在人人皆是安全员的这个油库里,活跃着一支随时敢于赴汤蹈火的“守护神”。

只要一点火星溅入罐区,就是灭顶之灾;哪怕没有明火,也要防止高温引发的静电和其他灾难。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物流中心杨浦油库自1976年成立以来,将这个地处市区的“大炸弹”建成了“钢铁堡垒”,而在人人皆是安全员的这个油库里,活跃着一支随时敢于赴汤蹈火的“守护神”。2019年7月18日,记者来到这里,体验了一次消防员的工作。



身负30多斤服装器械实战


一声警报刺破长空,闷热的大地仿佛在颤抖。


“油罐着火,消防车立即出动!”随着消防演习总指挥一声令下,6名消防战士在队长豆航波的带领下,从生活区的铁滑杆上依次溜下,套上消防服,冲上消防车。


消防车拉起警报驶入“火场”,豆航波用对讲机命令:“立即用2支水枪对罐体冷却,2号、4号进罐区救人!”两名身穿隔热服、背着空气呼吸机、戴着耐高温面罩的队员冲进罐区,3名队员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迅速抛带、上枪……“各就各位,出水!”随着豆航波一声令下,2支水枪呈半弧型,向着“着火”罐体扫射。由于20多米高的罐顶“着火”,豆航波再次发出命令,使用高压水炮冲顶!水炮立即发出吼声,巨大的水柱向着罐顶喷射。


两个小时的实战演习结束了,尽管当天的气温只有33℃,但消防员个个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记者试着戴上消防头盔、穿上防护服,蹬上消防胶靴,佩好腰斧,背上空气呼吸机,汗水立即从闷热的衣服中“刷刷”淌落下来。不要说救火,30多斤的着装和器械已令记者颇难动弹。


记者试着举起消防水龙头喷水,管内巨大的压力令水枪东倒西歪。豆航波边示范边告诉记者,双手紧握水枪,一手紧贴腰腹借力,一手控制方向,脚要呈弓箭步,才能控制方向。



24小时时刻准备上火场


在队员生活区,豆航波告诉记者,由于油库是重点防火区域,他们这支由14名企业专业消防员组成的消防队每天都要训练,上午2小时,下午2小时,无论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一天都不能缺勤。防火消防服里外两层,不透气,高温天一场训练下来,里面的温度达到50摄氏度,衣服里的汗干了,衣服都可以立起来。


“杨浦油库有16个油罐,装满的话,就是9万吨油料,只要有一点疏忽,就是惊天大灾啊!”豆航波说,由于责任重大,丝毫不能有一点偏差,消防战士必须吃住在油库,24小时值守。平时,除了训练,还要一天3次巡视,每次巡视都要步行一小时以上;逢重大节日,巡视更是增加到8次。


记者在消防队员的生活区看到,这里有电视机、乒乓台、电磁灶等生活、娱乐设施,而最显眼的,无疑是房间中间的铁滑杆,这根数米长的杆子直通一楼,只要紧急出警,队员们顺杆而下,马上可以穿上消防用具,坐上消防车。来自甘肃的李康康已做了三年的消防员,他笑着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就得天天睡在消防车上面,时刻准备赴汤蹈火,甚至,我们都做好了上去了,就不能下来的决心。


真因为这份责任和承诺,这些消防战士哪怕休息天,外出朋友聚餐,都必须晚上9时赶回生活区,无论什么情况,一滴酒都不能沾,连酒精类饮料也不能喝一口,每一天都过着准军事化生活。



面对火焰有种永生的感觉


豆航波从事消防工作已有12年,作为队长,他带领着这支年龄18岁至25岁的消防队伍。29岁的他何以服众?豆航波说,杨浦油库的严防死守,在全国石化系统是出了名的,年年都是先进。但作为一名老兵,他曾经参加过本市的两次救火行动。


第一次,是2007年有家企业着火。那时,他是新手,跟着老消防队员向前冲,给老消防队员拿灭火机、输水带、供水。翌年,本市一幢大楼着火,已参加过救火的他成了主力,他率先冲进火场,担任水枪枪手,举枪朝着火焰喷射。“熊熊大火灸烤着脸,耳边是火势迎面扑来呼呼的声音,脚下是玻璃的爆裂声和高空物件坠落巨响,整个人有种永生的感觉。”


火扑灭后,他又爬上楼顶检查暗火和隐患。满目苍夷,遍地废墟,散发高温的破烂楼梯,漆黑一片的空间,弥漫着一股股焦糊味。豆航波说,灾后的现场检查,就像进入遍布尖刀的陷阱,其实是最危险的。但无论是他还是其他消防战士,这一刻,是不知道什么叫害怕的。


也因为他有这两段搏命救火经历,队员一说起他,都翘起大拇指,露出钦佩的眼神。小伙子们说,能够当一名油库“守护神”,这一生,也算是有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值了。

摄 影:朱擎
责任编辑:裴龙翔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组图:谢谢你!热浪下的奉献与坚守

热浪下的坚守|S3公路新建工程进...

热浪中的坚守|钻入箱梁“肚子”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