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劳模丨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史志瑛:“服务旅客的‘智慧’就是将心比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0-04-29 09:01

摘要: 自疫情发生以来,史志瑛在她所负责的旅客服务中心,始终用真情服务温暖每一位旅客的心。

浦东机场是国家三大门户枢纽之一,是上海连接世界的重要航空枢纽,航线网络遍布全球,是防疫情输入的重要口岸。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或许很难注意到,生活中总有人以平凡之身,做着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事。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站区管理部现场运行科值班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史志瑛就是这样一个“凡人”。自疫情发生以来,史志瑛在她所负责的旅客服务中心,始终用真情服务温暖每一位旅客的心。


现场问讯“翔音组”是设立在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与交通换乘中心的问讯服务柜台,主要的职责就是为进出机场的旅客提供航班信息查询、方位指引、乘机疑难问题的解答,以及为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提供“爱心通道”等服务。从一线岗位到管理岗位,多年来史志瑛爱岗敬业、勤钻苦练,善于总结、乐于分享,和“翔音”伙伴们在“航站楼第一岗”每天潜心接待近万名旅客。


穿着一身红色制服,盘起的秀发下透着一双知性的大眼睛,言语间传递着温柔和体贴,用她的话来说,服务旅客的“智慧”就是要跨前服务,将心比心。


早在今年春运前,史志瑛和“翔音组”的伙伴们就做好了迎接大客流的准备,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原定计划。浦东机场作为上海的“空中门户”,必须严防死守。史志瑛和她的伙伴们没有半点迟疑,以变应变,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始终值守在机场一线岗位,主动分流,跨前服务,通过解释安抚,尽她们之所能来缓解旅客的紧张情绪。


工作中的史志瑛还喜欢比别人多想一步,多做一点。针对近期政策咨询量增多,她每天利用下班时间收集大量官方信息,分类整理成规范用语,第一时间修订《现场问讯疫情资料信息收集册》,做到及时、精准地回复旅客,解决每一位旅客的实际问题。细心的她还发现,由于戴着口罩,又保持距离,组员很难听清旅客在说什么,她便结合岗位,自创“侧耳来倾听”创新工作法,当旅客来询问时,用侧脸主动贴近旅客的耳边倾听,这样不仅减少了戴口罩说话的干扰,也降低了飞沫传染的风险,同时旅客说了什么,组员也听得更清楚,哪怕是在特殊时期,也依然能体现出“有速度、有温度、有裕度,无障碍”的服务理念,让旅客感受到防护服背后挡不住的温情。此外,她还主动请缨,连续37小时参与到中转和集中隔离旅客等一线保障任务中,并带领组员到有需要的岗位及时支援……


着眼于“上海服务”品牌,史志瑛始终把“真情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她常说:“服务是没有边界的,温暖旅客的心灵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人不解地问她,你既要负责这个,又要负责那个,那么多琐碎的小事,你是如何保持工作激情的?史志瑛笑着说,工作上的事不分大小,再不起眼的工作都要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去做。她笑着说,“我都已经走好99步了,为什么最后一步不好好走呢?”


或许,正是这种“工作无小事”的敬业之心,让史志瑛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天地。她和她所坚守的旅客服务中心,对于整个机场来说就像一个庞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虽然不显眼,但又缺一不可。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疫路上有你同心守“沪”,上海金融...

满格信号提升核酸检测登记效率,劳...

把家“搬”进居委会,24小时枕戈...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