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991年担任闵行区实验小学数学老师起,何学锋已在这所学校工作了30年。30岁就担任校长的他,当年是一位年轻校长,如今已是这个行业不折不扣的老兵。与何学锋共同“成长”的,是不断发展的闵行区实验小学:校区不断增设,虽曾遭到家长的质疑,但在何学锋的坚持下,通过为每一个校区制定适合其发展的策略,确保每个校区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今“实小”已是闵行区的一块响亮招牌。30年来,何学锋先后在“实小”担任过老师、学科主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副书记、校长等职务。回首过去三十年,他说:“‘实小’已不能从我生命中割离。”
年轻的校长打破家长质疑
闵行区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它的前身为创始于1905年的蒙正学堂,曾名莘庄镇小学、上海县实验小学等,1993年更名为闵行区实验小学。1991年,何学锋加入“实小”,最初他是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短短8年间,他先后经历学科主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副书记。1999年,年仅30岁的何学锋成为这所百年老校里的新任校长。
老校的新校长在上任初始,何学锋面临着众多关注,其中有期待也有质疑,面对压力何学锋义无反顾,就在他新官上任的那一年,闵行区实验小学作为第一批实验学校主动加入“新基础教育”。
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新基础教育”研究实践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所以在办学实践中聚焦的研究点等方面较以往有很多改变。尤其是在聚焦课堂教学的变革上,“新基础教育”提出要把提问权、表达权和评价权等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此,他主动作为“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在学校的日常中践行这一理念。不论各类事务怎样繁忙,他每学期的听课量始终保持在40节左右,并力争深入1~2门学科与教师进行深度对话。通过这项“基本功课”,这让他在课堂教学方面与学科老师始终保持深入互动的状态。
何学锋一直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有个想法:“既要教会孩子主动学习,又要不断创新让孩子爱上学习。”所以,他在课余活动的规划上,要求各年级德育活动必须整体设计,校园活动既要有序又要适合各种年龄的孩子。他举例,孩子们最喜欢的六一儿童节,如果学校设计安排的活动能让每一位孩子在校期间拥有五个不一样的儿童节,孩子们一定会有独特的体验和深刻的记忆。而他自己每年也都会坚持扮成卡通人物,为的就是给孩子们这份“独特记忆”。
因地制宜为新校区注入特色
这些年,提起闵行区实验小学,几次校区的扩张不得不提。扩张的过程中,何学锋是顶着众多压力的。但无论是实验小学校区的扩张,还是兼任七宝外国语小学的校长,他都在家长和部分老师的担忧中破浪前行,走出了一条由打造教育联盟形成的区域“优质教育生态圈”之路。
2004年9月起,闵行区实验小学先后开办了3个新校区:从2004年开办春城校区,2008年开办景城校区,再到2014年开办畹町校区,形成了“一校四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百年“实小”从一个校区30个班级1千余名学生,扩大为四个校区146个班级6600余名学生,教师队伍也从原来的80多名增长为500多名。扩展初期,为了保证多校区的均衡发展,新老教师统一按照“5:5”的比例配置,平衡各校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
随着校区不断扩张,何学锋发现,每一个校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也不一样,同质化的办学反而不利于师生的发展。所以从2009年起,何学锋提出了“同而自主”的发展策略:在有共同的文化底色、教育理念和教学规范的同时,根据各校区学生和教师的特色自主推进。
“实际上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从我们老师的评价中也能看出,几个校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何学锋坦言,开拓新校区其实很辛苦,自己也有过犹豫,但是“新校区成立之初,家长们也是有困惑的,觉得好的教育资源被稀释了。但是如果每个校区都真的能够办好,家长最终会觉得那是好的,会支持的。”来自家长的期待,让何学锋坚持了下去。
工作至今从未感到过倦怠
2017年1月,七宝外国语小学纳入“实小”教育集团,这是一所民办性质的学校。消息一出,各类质疑纷至沓来:“公办学校能管好民办学校吗?”
此时的何学锋又如同回到了当初新任校长时的状态,他亲任七宝外国语小学校长,在校与校之间奔波。过程中,两者不同的办学模式在不断碰撞,而彼此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让何学锋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越发觉得,不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再大的“不同”,其核心还是一样的——都是关注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关注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
“让每个学生快乐学习,让每位老师智慧工作。”一人兼管多个校区的管理工作,何学锋的新基础教育不仅关注学生,也对教师队伍关注颇多。这些年来,他不断深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融入教师队伍的培养上,特别是节点性的骨干重点培养,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坚实的教师队伍。
何学锋像一个“弹簧”,压力越大动力越足。他常开玩笑自己“以一当十”。从事教育事业的30年中,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见证着闵行区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当然他也很享受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他说,学生每天都在成长变化,这份工作具有创造性,他20多年的校长生涯从未感到过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