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背后的故事|《工地上的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啊,总是放心一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1-07-08 08:13

摘要: 日前,记者来到中建八局安康苑一期项目工地上,采访了在项目上从事钢筋绑扎工作的一家人。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距离上海2280公里。无论交通如何便捷,这依然是一个足以用“背井离乡”形容的距离。在《工地上的一家人》这张照片里,2280公里并没有阻隔这一家四口,2280公里外的故乡,正是他们生活在上海的理由。日前,记者来到中建八局安康苑一期项目工地上,采访了在项目上从事钢筋绑扎工作的一家人。



一家人在一起相互照应


爸爸马绍安,妈妈吴言美,大儿子马朋高,小儿子马朋强,在安康苑项目从事钢筋工的一家人,有着明确的分工——爸爸和大儿子负责绑扎,妈妈和小儿子在一旁帮工。钢筋工是力气活,也是一份要技术的工作。“这个要看图纸做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上手的。操作时候用的也是巧劲,力气大了,扎钢筋的铁丝会断。”马绍安说,这样的“合作模式”,让一家人有机会一起工作。


照片里的“一家之主”马绍安告诉记者,自己16岁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他挖过地、砍过树,在果园、工地等多处都打过工。最终选择在工地打工,看重的还是工资,“这里每个月工资比较稳定,钱也不少,在老家的话只能种地,养不活一家人。其实有工作就做了,工作没了就去找下一份工作。”就连这次来到上海,来安康苑这个项目,马绍安坦言也是临时起意,“之前湖州那边的项目一直没有开工,有老乡在这里上班,就把我们介绍过来了。”和关注工作的爸爸不同,对妈妈来说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始终只有一点,两个孩子都在身边,虽然有些辛苦,但在一起能够互相照应,“做妈妈的也放心一些。”



攒钱是一家最大的希望


照片的拍摄者倪修龙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工地上以夫妻等家庭为单位打工的群体非常多,但是像这样的一家四口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是他一下子被吸引并且愿意为他们拍摄一组照片的原因。倪修龙回忆:“我第一次拍的时候是夫妻两人,但在拍摄闲聊时他们告诉我,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在这里打工,所以第二天又约了一次拍摄。”


虽然在上海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但一家人坦言刚来的时候也有过不适应。“刚来时候东西也吃不惯,出去也不敢逛,因为不认识地方。”随着在项目上时间久了,一家人也才慢慢适应下来。


据了解,对于这类一家人在项目的情况,中建八局有专门的夫妻房,夫妻房内厨房、网络等一应俱全,对于临时家庭小聚的情况,也配有探亲房。“每逢一些节假日,公司也会邀请一些工人的家里人来上海游玩,这些都是为了他们能够安心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常年的奔波,这一家人习惯了漂泊,但每年春节的时候他们都会回到老家看看。“我大儿子是在老家生的,小儿子是在广东生的,但每年我们都会回云南。”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攒点钱给孩子在老家盖房子,“这样才能娶媳妇嘛!能买个车当然更好。”对两个20多岁的儿子来说,他们的愿望并不遥远,他们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比如“去工厂打打工”。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李成溪,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中建八局7000余名建设者鏖战七...

“疫”线最美瞬间!中建八局铁军逆...

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中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