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人“蜗居”居委会两张大通铺,这是东明路街道凌七居民区书记吴伟的战疫日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2-03-22 17:40

摘要: 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接通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凌七居民区书记吴伟的电话时,他正在小区的中心广场上组织居民们进行核酸检测。自3月13号小区进入闭环管理后,他没洗过澡、没睡过整觉,闭眼眯一会儿有时都成了奢望。居委会办公室里搭上两张男女大通铺,他与29名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们从此一刻都未停下。


困惑焦虑需求铺天盖地涌来


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居委会的灯在黑夜中长明,封闭初期每天只能睡上两小时……封闭初期,吴伟的神经几乎每一刻都是绷着的。“前两天早上三点半眼睛刚闭上,就有居民电话打过来了,每天七点不到又有居民敲居委会的玻璃窗来找我们。”


作为一个由7家小区组成的超大体量居民区,封闭期间,居民的困惑、焦虑、需求铺天盖地地向居委会涌来。封闭管理,许多问题事实上实在难以解决,但吴伟始终坚持有问必答,给居民一个明确答案,“封闭环境里老百姓心情本来就不好,我们及时地给一个答复非常重要。”


人数众多,工作量巨大,起初,吴伟劝居委会在区域外的社工不进闭环,在外部做好后勤保障。没想到,8名社工坚持到岗,一起奋斗。目前,机关志愿者、工会志愿者、特保队员、社工、医护人员等29名防疫一线工作人员“蜗居”在了小小的居委会办公室中,没有洗浴条件,就连洗把脸、漱个口都要错时错峰,一同对抗这场“战疫”。



中心广场开出多个服务点


核酸检测、送菜上门,当闭环紧凑的前两天熬过去后,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在眼前。“第三天开始,老年人常用药配药的矛盾来了,还有生病的、要做手术的、每周固定做血透的。”吴伟坦言,闭环管理下找到一辆可以转运接送的专用车实在“太难了”。


明知困难重重,吴伟依然组织工作人员不断地打电话申请,“志愿者们轮流打电话,小区有个83岁的老奶奶心脏不好,看好病以后要8至10小时才能回来,家属在我们小区急得要命啊,我们利用各种资源沟通、联系,尽快把人转运回来。”


此外,凌七居民区的居民中老年人数量众多,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需要每日吃药,家里的药品即将耗尽。焦虑的老年居民找上吴伟,连声询问“药没了”怎么办?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吴伟在小区的中心广场开出了医疗服务摊,由社区卫生中心的两名医生为居民们提供开药、配药、看诊等服务,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


对于其他生活保障,吴伟选择将所有服务“向前推”,“我们把所有的工作人员向前推到了中心广场。”目前,中心广场设有为居民采购预定物资的便民服务摊、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兄弟联”服务队、医疗服务摊、志愿者招募摊……服务的项目包罗万象,买菜送菜、手机代下单、为老人快递送上门等等都能在广场中找到方向。


“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记者与吴伟半个多小时的通话中,能明显感受到他的嗓音十分沙哑。接连奋战多天,身体疲惫不堪,吴伟的精神依然高亢,“我还是充满期待的,我身边这么多的志愿者、热心居民、我们居委会里的社工,他们就是我的左膀右臂,大家这一刻都在一起,我真的很感动。”凌七志愿者的报名人数已经高达百人,没法好好招待志愿者成为了吴伟心中的遗憾,“我都没那么多项目可以安排给大家。”


吴伟清楚,随着时间推移会涌现更多新问题,但他并不畏惧。“我知道非常艰难,但是组织和我们同在,党员和我们同在,老百姓对我们是认可的,他们的认可对我来说就是莫大的荣幸。”话到末尾,回顾了多天的抗疫工作,这位已到中年的居民区书记快要说不出话,声音里有了哭腔,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我们不累,...

图片新闻|清晨四点,抗疫志愿者上...

中建八局7000余名建设者鏖战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