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随着上海全域静态管理的实行,各行各业的职工们都积极投身防疫阻击战,为抗疫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其中就有律师的身影。虹口有这样一群律师,他们在担当志愿者的同时,还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从一线实际工作出发,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
律所精英变身社区卫士
在全国劳模、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下称:至合所)主任洪亮律师的带领下,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自3月开始,全体律师便开始了居家办公。与此同时,至合所洪亮、刘莹、李莹晖等员工,也第一时间登记注册成为志愿者,投身属地社区居委,全力配合抗疫需求。
穿上西装,他们是律所精英,套上防护服,他们就是社区卫士。至合所的志愿者们还记得,从封控筛查的第一天起,大家就分头忙碌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的人群里有他们,负责物资配送的队伍中有他们,治安巡逻缺不了他们,快件配送他们更冲在了最前面……面对种种挑战,志愿者纷纷表示:“虽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非常辛苦,但在这特殊时期,能够为所属社区、为上海做出贡献,我们都感到无上光荣。”几乎每天早上五点,他们就在社区中开始了忙碌,有时甚至来不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一天闷在防护服里,所有人都是汗湿了一身,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们忙上忙下,一天跑好几趟……但对社区管理和志愿者工作,律师志愿者们也有了更深的“共情”。志愿者从青青律师从浦西封控管理第一天就在社区“上岗”,她说:“出门做志愿者,仅仅是穿一个多小时的防护服就已经流汗,‘大白’们是真心不容易!做了志愿者后,我更能体会,要多一份包容,多一份配合,多一份感恩!”
建言献策:多条建议被采纳参考
作为全国劳模、上海市政协委员,洪亮还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关注抗疫动态,对物流配送、未成年人保护、宠物管理等热点、难点,进行深度分析思考,特殊时刻彰显了一名劳模的担当与律师的职业素养。
洪亮立足自身专业,从一线工作角度出发,针对抗疫时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短短一周时间内,他便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先后提出了“关于封控期间允许悬挂‘沪C’及外省市机动车号牌医护人员车辆驶入高架的建议”、“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感染者陪护措施的建议”、“关于疫情期间加大运力调配力度的建议”、“关于疫情期间涉阳家庭宠物管理的建议”等,均被有关部门采纳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