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的社区团购,是一场自助,更是一场互助。来自中交上航局中港疏浚公司的党员职工刘洋,从业主转为小区“团长”,帮助数百户家庭买到蔬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她说,“看到邻居们能及时地拿到物资,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阴差阳错走上“团长”岗
担当“团长”一职,是个意外。身为小区业主群的管理员,4月初的某天深夜刘洋收到了邻居的私信,“有户人家宝宝三个月大,急缺奶粉,想发一个群公告问问大家。”
通过邻居互借暂时缓解问题后,刘洋开始思考,“我们小区老人、小孩特别多,我自己家的宝宝一岁多大,刚开始其他物资都还好,就是奶粉和纸尿裤实在太紧张了。”由于之前在一家母婴用品店买过东西,加过微信,她通过询问沟通,再在群内统计了有需求的家庭后,找到跑腿小哥,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团购。
这次团购让刘洋一下在小区里出了名,就这样走上了团长的岗位。
有不解也有感动
刘洋所在的小区体量大、人数多,物资需求大,除了常规工作和睡觉外,刘洋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团购上。“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情,比如联系商家,你跟他说好了今天上午接货,我们就安排好志愿者等候,谁知道,商家突然说今天来不了,问明天行不行。”
太多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数不尽的琐碎,有一些居民认为刘洋身为团长,不应该团购鲜奶等比较重的物资,过于麻烦志愿者,对她冷嘲热讽。刘洋解释说,“我们小区里有很多老人小孩,确实有鲜奶营养上的需求。”
面对不解,刘洋也有过委屈,但她没有罢工,身为党员,她早就在居委会报到成为一名志愿者,只要能抽出时间,她就会穿上“大白”去消杀配送物资。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和不解,但依然有些事让刘洋很感动。前两天,商家私自更换了套餐内的产品,把青菜茄子换成土豆白萝卜,刘洋觉得对不起信任她的居民,“但是没有一个团购的居民来找我,或指责这件事。”后来,经过刘洋和商家的理论,最终以退差价给每位居民的方式解决了矛盾。
给新手“同行”提建议
成为团长以来,刘洋带领居民们团过蔬菜、鸡蛋、牛奶甚至防疫物资。“现在团购还是有一定风险,所以我们只团生活必需品。”刘洋不断强调自己的团购宗旨,“非必要不开团,开团只团必需品。”
刘洋还给很多新手“同行”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一定要保证货源的可靠,这样才不会带来风险。还有尽量不要开特别大的团,无论是团长还是团购的居民,都会很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