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煤气罐从车上搬下来,扛在肩上放到厨房,老人连忙拿毛巾去擦警服上的灰尘,连声道谢。“应该的,奶奶,有事您直接打电话就行。”民警说道。这个场景在离上海370多公里的“上海飞地”——练江牧场,已经上演了十几年。
打开所里的老照片,一个个熟悉的同事或肩扛或手抬煤气罐,眼神里是坚定,脸庞上是幸福。就像老民警王平说的,“能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群众满意了,我就觉得对得起身上的警服、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练江牧场,因紧邻新安江上游支流——“练江”而得名。练江牧场始建于1966年,隶属于光明食品集团。练江农场派出所建于1974年7月,它的前身为农场企业内部派出所;2009年10月整建规划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
几十年来,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派出所全体民警下社区、走企业,帮助居民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用一件件实打实的“小事”,架起警民之间的“连心桥”。
比如,社区“三失”困难人员换煤气难的问题,民警们二话不说主动承担下来。从所领导到老民警,再到青年民警、新警,派出所一代代薪火相传,风风雨雨坚持了十几年。
民警从上海分配到安徽,深深扎根农场、服务群众。社区拉“飞线”充电电瓶车不安全,民警与社区领导协商搭建充电棚;独居老人生活上有困难,民警主动协调社区居委送米送油慰问,帮助行动不便的居民打扫卫生,并在家里安装能随时联系派出所的智慧终端。
把群众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来办,把群众的需求当做警务工作的“风向标”,点滴暖心事化作浓浓的警民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