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参与 不讲条件 全力以赴——记者连线抗震救灾一线的中国五冶集团职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2-09-08 13:43

摘要: 记者辗转多方连线到救灾前线的中国五冶四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及多名职工,听他们讲述这次抗震救灾的经历。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中地区受困群众的救援与安置情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国五冶四分公司的改建扩建项目正处泸定县磨西镇震中地区,项目附近民房发生不同程度坍塌,分公司项目部40人向当地政府提交抗震救灾请战书,参与到救援中。在震区断电、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记者辗转多方连线到救灾前线的中国五冶四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及多名职工,听他们讲述这次抗震救灾的经历。



向被困人员主动递出安全帽


9月6日,一段女子头戴安全帽,被消防人员成功救出的画面在央视多个栏目的抗震救灾专题报道中播出,女子头戴的安全帽上,“中国五冶”的标识清晰可见。


记者从中国五冶四分公司党群部王楠楠处获悉,视频中头戴五冶安全帽获救的受困女子是泸定县磨西镇一家民宿酒店的工作人员,该酒店正好位于中国五冶海螺沟冰川饭店改扩建工程项目附近。地震后,女子所在酒店遭到严重破坏,她也被困其中。在配合消防专业力量施救时,为避免被困人员受到二次伤害,参与施救的五冶项目管理人员汶卫鹏在紧急情况下主动摘下了自己的安全帽,让给受困人员保护头部。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女子被安全救出。


“我们项目旁边的民房坍塌很严重,有3个人被压在废墟下面。”记者在多次致电未接通后,辗转多方才联系到处在震区的汶卫鹏,彼时他正忙着给特警送餐。他告诉记者,自己参建的项目地处旅游景区,附近建筑大多是民宿,相对而言,抗震性不够,地震时发生坍塌,造成人员被埋。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项目部迅速行动,检查并召集项目部职工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配合救援人员展开营救工作,并把多余的安全帽发给现场需要的人员。


据了解,从地震到采访前的这72小时内,汶卫鹏跟项目部其他工作人员一直处于紧张又忙碌的高强度救援和安置工作中。


(图为中国五冶四分公司职工合力清理废墟,积极救援。 受访者供图)


地震当晚他们一直忙到半夜才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加之震后通信信号弱、手机充电难等原因,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半失联”状态。


临危受命

40人提交请战书


地震发生以来,中国五冶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统计震区员工受灾情况,要求震区项目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第一时间配合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包括汶卫鹏在内的40人,在9月6日向当地政府递交了抗震救灾请战书,表明“随时参与到一线救援,不讲条件,全力以赴”的决心。



中国五冶海螺沟冰川饭店改扩建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地震发生后,通信暂时中断,大家立即分头行动,口口相传,组织开展对现场作业人员和在建工程的排查,在确保人员安全后,现场管理人员、工人等40名五冶建设者火速集结,奔赴周边区域开展救援。


40人兵分两路,其中10人筹备物资,配合政府搭建紧急避难帐篷等设施,剩余30人携带2台挖掘机,投身到项目周边倒塌建筑物的人员救援中。“我们有现成的建设设备和工具,这是消防救援人员紧缺的。”他告诉记者,仅6日搭建的40顶救灾安置帐篷中就有4顶是五冶人完成的。


“晚上就在车里将就。”项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不占用受灾群众的资源,项目工地上他们搭建的帐篷自己都不住,项目组工作人员两人一组睡在车里,或者在未建好的房屋中搭建临时帐篷“对付”一下。


由于当地道路狭窄,在多轮余震过后,一些掉落的障碍物影响了道路的通行效率,6日一大早,项目团队便自发组织全体人员集结,主动清除道路上的较大障碍物,确保救援通道畅通。到7日,救援工作基本结束,但由于地震导致断水断电,居民缺水,团队又自发组织帮助搬运饮用水。


截至9月7日中午12点,中国五冶已参与震中磨西镇多处房屋倒塌现场的救援工作,共救出4人,并仍在与各地救援力量一起开展受困人员施救、救援通道清理、受灾民房排查、当地群众疏散安置等工作。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工地上的“黑脸包公”——记中国五...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40余名职...

睡眠不足3小时,嗓子喊到沙哑,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