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这件事后,一线工人们尝到了升职加薪的甜头

来源:全国总工会 发布时间:2022-10-27 09:35

摘要: 做了这件事后,一线工人们尝到了升职加薪的甜头。

8月,在广东省第四十二次QC小组代表大会成果发布会上,作为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约克空调”)的参赛代表,装配工人莫东星一举夺得最高奖项——广东省“南粤之星金钻奖”。回到公司不久,他被公司聘请为内部讲师,从一线生产走向了管理岗位。过去的五年里,他实现了从初级工到中级工、从中专生到大专生的进阶。


这是约克空调不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生动写照。作为一家传统的生产制造型非公企业,约克空调在“产改”试点中,围绕技能人才能力提升这条主线,着力打造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绩效团队,为技能人才的学习和发展搭建平台,激励技能人才实现学历和职业技能的双提升。


打造高绩效团队

88%的技能人才拥有4项以上技能


早上八点半,是约克空调装配车间工人们主题班会开始的时间。当天的班会主题是维修保养,莫东星和20多名班组成员一同温习了维修保养的要领,提前了解了当日的生产计划。


会后,大家回到各自岗位。莫东星也戴上防噪耳塞和护目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的第一项任务是底架安装,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液罐、钣换等不同机型的底架所用的螺钉大小、物料多少以及安装工具都各不相同,需要操作者快速娴熟地配套安装牢固。


对莫东星而言,这是再熟悉不过的活计。但他所掌握的技能远不止于此。在底架安装岗位上没多久,他先后被抽调到管路装配、氦气检测、电控接线等多个岗位。在这些岗位上,他都能操作自如,是工作中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装配流水线上的7个岗位技能,有5个他都熟练掌握了。在生产一线,像莫东星这样掌握多种技能的工人还有很多。”车间生产主管吴开泉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100%的技能人才拥有3项以上的多技能;88%的技能人才拥有4项以上技能,已形成一大批柔性灵活的技能人才队伍来应对工厂订单的波动。


改变来自五年前。2017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大幕拉起,约克空调也吹响了“产改”的号角。在“产改”试点中,约克空调以“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为主题,着力打造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绩效团队管理模式,不断为技能人才赋能。


那时的莫东星,从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制冷专业毕业参加工作已五年。在公司启动产改后,他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系统的职业培训并获得公司内部认证,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持续改善委员,负责优化操作流程,消除瓶颈工位,提高生产效率。


从传统的关注个人岗位操作任务、做好本职工作,到关注整个高绩效团队的交付结果,是莫东星和同事们在改革前后感受最深的变化。


有一次,新产品上线量产过程中,生产节拍一直不能达到设定目标,莫东星和团队小组成员通过操作顺序和动作分析,记录并收集数据,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合并和取消了3个多余动作,新增1个工装物料车(把物料放置与肩平齐,减少员工转身、弯腰等动作),搬运时间、劳动强度都得到优化,效率提升了30%,同时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公司因此给予团队一定的绩效奖励。


▲ 包装前,莫东星对产品进行外观美化(喷光油) 林景余/摄


这让莫东星实实在在尝到了团队集体智慧迸发的甜头。从此,他不仅为自己学,也为团队学。短短几年,他就成为了掌握多门岗位技能的业务骨干,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中级工,还通过参加圆梦行动,考取了大专学历。


约克空调工会主席李辉华介绍,如今一个完整的高绩效团队包含安全委员、质量委员、发展委员、持续改善委员、维修委员、交付委员、成本委员和团队协调员8个角色。这一变革将原有500多名一线技能人才,分布在21条生产线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调整为37个高绩效团队。在这种高绩效团队的组织架构下,每一位技能人才需要通过“岗位认证”和“委员认证”的双重认证,确保技能人才具备完成岗位工作和委员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


据统计,约克空调现有约800名员工,其中477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超过150人通过圆梦计划等项目提升了自我学历,一线技能人才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从“产改”前的3%提升到目前的32%,跃升10倍以上。


大赛历练+大师带徒

锻造高技能人才“军团”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南粤技术能手1名、广东省技术能手1名、清远市技能先锋5人、清远市首席技师3名、清远市最美工人3名。采访中,提起公司员工历年来获得的一项项荣誉,李辉华如数家珍,笑容满面。


在非公企业,如何推动一个个优秀技能人才在职业之路上发光出彩,有更多获得感?约克空调的答案是,以产改为推手,搭建并借助企业内外各种竞赛平台,让尽可能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 工人在安装电机风叶 林景余/摄


每年,约克空调都会开展制冷设备维修、焊接、电工、叉车、厨艺等关键岗位的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提升”的方式为技能人才展示创造平台,树立操作技能标杆,调动“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选拔出的优秀者,公司积极推荐至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行业技能竞赛中,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现任生产部测试技师及管路预焊区域高级班长的高建华就是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实现成长成才的。自2003年中专毕业后进入约克空调,高建华经历了电工、制冷工、焊工、测试工等多个岗位的历练,最终成为测试工序的行家里手,是公司空调主机检测一线的“把关人”。


2018年10月,高建华在公司举行的员工技能大赛中夺冠后,被推荐参加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制冷工赛。通过刻苦训练,高建华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升职加薪的同时,次年5月,他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竞赛是历练自己的重要舞台,通过竞赛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高建华说。如今,担任班组长的他,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技术骨干培养和团队管理上,还经常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


约克空调先后成立了清远市制冷与空调技能大师工作室、清远市制冷设备检测技能大师工作室两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众多高技能人才作为入室成员,通过积极发挥技能大师和劳模工匠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大师工作室平台资源,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长效机制,实现公司特殊工种、关键岗位技能人才的自主培养。


担任公司一线培训和样机制造主管的柯军,在2021年获得“广东省南粤技术能手”称号,是公司公认的头号技术“教头”。他不仅身兼清远市制冷与空调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还是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广东省制冷与空调项目职业技能鉴定专家。他编著的《钎焊工基础培训》《钎焊安全与防护》《钎焊工技能提升》等教材,不仅在企业内部使用,还被行业引用。截至目前,柯军累计培养100多名员工走上了焊接特殊岗位,占公司在职焊工总人数70%,其中多数已成为工厂焊接岗位骨干技术带头人。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大师工作室共结对师带徒26人,培养高级技师3人、技师37人、高级工55人、中级工75人。此外,约克空调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法,通过创建企业实习基地,与职业院校合作建立“约克空调冠名班”“校企双制班”等合作项目,围绕“工学一体”模式共同设计专业规划、制订教学计划等,为企业储备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待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每天,莫东星从家里出发,只需驱车10分钟就可到达公司。在“家门口”上班固然方便,但如何同时获得更大的发展,才是他一直的梦想。


得益于公司着力打造的“高绩效团队”系统平台,莫东星获得了与团队共同成长的机会,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徒一步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技能工人。十年里,他一直没换过工作,并且打算一直干下去,因为感觉“稳定有奔头”。


与90后莫东星一样,80后高建华也来自佛冈。近20年,中专毕业的他,在一次次竞赛平台中获得历练,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并且通过圆梦行动,相继拿下大专、本科学历,还被评选为劳模。


一个技校生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高建华从未敢想的事。


从一线普工到技能工,再到高技能劳模“工匠”,在约克空调,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中,被激发学习成长的热情,走上了通往技能成才之路,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与此同时,约克空调公司也因此获得快速发展,企业安全生产连续13年保持良好状态,操作质量问题多年保持30%以上的下降,工厂生产力每年持续保持5%以上的提升。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我们期待,借着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东风,约克空调公司在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方面的试点经验,能有效复刻到佛冈县更多企业,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使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许接英)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关注一线工人,让更多职工成果走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