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建科集团生态园区,由“建交工匠”“上海工匠”和“2021消费维权年度人物”张治宇领衔的木材鉴定工匠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自1999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木制品的树种鉴定及检验检测等相关研究工作。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工作室已制作永久切片500余片,收集木材标本3000多块。同时,工作室还是“上海市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和“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每年接待大中小学生及社会人士参观学习近千人。
工作室通过对木材的“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来进行综合鉴定。而在张治宇和他的团队看来,工作室也同样有着这三个面。
“横切面”:徒手切片的新时代“木匠”
每一种木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横切面是与树木生长方向成垂直锯截所得到的切面,它最能反映树木的基本情况。工作室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木制品进行技术鉴定。常规实验室机器切片方法不仅对鉴定材料破坏性大,且检测过程耗时较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治宇及其团队潜心研究十余年,通过不断地钻研和实践,经过几万次重复,“终于找到一种感觉”。无论是手串还是家具,工作室都能快速在隐蔽部位找到合适位置,切出10微米的薄片,相当于1根头发1/8的厚度,张治宇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张木匠”。通过手把手传授“找感觉”,工作室现有成员15人,其中,张治宇的3位徒弟已将徒手切片技艺运用得炉火纯青。
(中小学生正在工作室内参观。受访对象供图)
“径切面”:担当行业内的质量卫士
通过年轮中心的纵切面称为径切面。成员们说如果“横切面”是工作室的集体画像,那么工作室的“径切面”一定是专业与热爱。木材鉴定枯燥乏味,只有发自内心热爱才能坚持下来。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实践,工作室运用现场快速木材鉴定和检验技术为国家会展中心、东方艺术中心等重点工程服务;在社会突发事件中,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用知识服务社会,是名副其实的“质量卫士”。201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知名家具涉嫌虚假宣传事件中,工作室团队受政府部门委托,在不破坏家具的前提下进行木材鉴定。在产品鉴定现场,工作室成员以庞大树种数据库为支撑,现场短时间给予准确判断,揭开了某知名家具的“神秘”面纱。原来,其家具原材料并非所宣称的“天然名贵实木”。
另外,针对近年来家装质量投诉激增的现象,工作室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制定了全国首个家装验收团体标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弦切面”:从容发展的背后是强有力的托举
顺着与年轮相切的纵向锯截的切面就是弦切面。近些年,上海建科不遗余力地从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服务能力等方面提高工作室团队整体综合素质,工作室仅办公场地就从最初的1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平方米。
“在三个面中,‘弦切面’举足轻重。”张治宇说道,“集团打造的良好环境和成长平台,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技艺提高和科技研发,这是工作室得以从容成长最有力的支撑。”
通过多年的沉淀和实践,工作室已经为众多消费者提供涉及家装验房、外墙质量评估、木材名称鉴定等全方位综合解决方案,成为行业领先的实验室。
(头图:张治宇(右四)和他的工作室团队在实验室。受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