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落地上海,54名大学生在项目中成才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3-02-13 13:06

摘要: 记者随建设方走进宝山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现场,提前探访这座集科技、环保、生态、时尚、领先于一体的环保园区。

日前,上海宝冶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进入冲刺收尾阶段,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兼具垃圾处理和发电两项功能,建成后将提升上海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大缓解生活垃圾处置压力。


这座大型环保工程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建设方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团队顶住技术难关及疫情阻碍等多方挑战,在开始施工到投入使用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完成既定任务,同时也培养打造出了一批满怀激情、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日处理垃圾3800吨,每年提供8亿度用电量


记者在宝山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这座占地面积约13.5万平方米的“花园式”垃圾处理厂的核心已建造完毕,高达60米的厂房与142米的烟囱造型塔威武地伫立。


建设方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该项目总指挥,同时也是2022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义明介绍,中心项目配置4台焚烧炉2台60MW凝汽式发电机组(下称:“四炉二机”),总焚烧规模为每日3800吨。目前四炉二机已全部具备投入条件,能为上海提供年8亿度的用电量,相当于上海常住人口4个月的用电量。


图为该项目竣工示意图。受访对象供图


据了解,该项目由上海宝冶负责本工程设计图纸范围内所有土建、钢结构、配套水暖电安装、工艺设备系统安装等施工内容,于2020年9月正式开始打桩。超大体量工艺设备,安装精度要求极高;项目景观造型设计复杂多样,施工难度系数高等都是施工方面临的挑战。据了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引入相关施工工艺,以减少所需吊机量大、模板安拆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突破技术难关,创新团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记者在宝山再生能源项目总工程师王会处了解到,该项目由于建设体量大等复杂原因,施工难度极高。由项目总指挥牵头,公司专门的技术组人员与施工组的工程师一同组成了技术突破团队,对建设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突破解决,实施“边施工边创新”。


比如说,全场设置的160根高大结构柱,截面尺寸3×3米,高度4060米,混凝土总量6万方,采用钢骨柱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为120多根大型钢筋。“一根4米多长的钢筋有上百斤的重量,施工难度和危险都极高。”对此,团队们白天管理施工,晚上召开会议头脑风暴,大家集思益广,通过对比分析现场制作滑模及爬模试验,最终成稿采用翻模施工工艺作为大屋盖结构柱的实体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他们探索出一种利用内部钢骨柱电动葫芦提模的施工工艺,优化了原工艺中诸多安全隐患问题。


项目经理岑江华介绍道,“光是解决这一个难点就试验了一个月,而整个工程中遇到的难点还有大屋面支撑系统、超大锅炉系统建设以及电动等,在大家看到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遗憾的失败。”据了解,建筑行业10项新技术,该项目运用了9 大项 / 31子项。


记者了解到,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将高校力量纳入科研攻关的“后备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团队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进行科研结对,教师带领学生将重难点技术项目形成课题,在多个项目上为施工引入教育科研力量,例如BIM技术应用于优化大屋盖柱头节点的技术研究突破,就是与同济大学科研团队结对的成果。


团队在项目上的合影。受访对象供图


不仅如此,公司积极培养新生技术骨干,扩充技术团队的青年力量。


“项目部成立之初入职了54名大学生,现在项目核心区域完工,有40多人已经分散到公司其他项目去做技术骨干了。” 岑江华说到,一两年的时间,有的新入职大学生已经当上了片区分管项目经理,基本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5年16份建议让更多劳动者“闪闪...

职工物质精神成长“三位一体”同提...

劳模领衔,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发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