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反响丨华虹集团职工:进一步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自主可控性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肖军,张亮 发布时间:2023-03-12 13:19

摘要: 华虹集团职工就两会内容发表反响。

2022年“上海工匠”、华虹集团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专家肖军:


以创新为驱动,突破集成电路产业“卡脖子难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汪胜洋递交相关提案,建议建立集成电路产业“链长制”,发挥“链主”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牵引作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中的自主可控性也是我们国家一直探索的目标和方向。


华虹宏力牢记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初心,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制定了“8+12”发展战略和先进“特色IC+Power”产品策略,在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环境中走出了具有行业特点、华虹特色的国有高科技企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工业粮食”。作为技术专家,我将在岗位上以创新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半导体行业的新突破。

华虹集团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市场部张亮:


努力成才,带教出更多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2023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盛的国家和民族。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铆足劲头发展高端制造业,中国式现代化就有了有力的支撑。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当前我国集成产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部分关键产品、装备、材料等严重依赖国外产品,人才供给不足,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面临挑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汪胜洋递交相关提案,建议构建以链主为核心产业链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装备材料等新产品的验证和应用支持力度,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育力度。


华虹集团肩负振兴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使命。全国人大代表、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也曾围绕制造业发展提出建议:在芯片产业战略定位、战略推动和战略实施中形成合力;政策的制定应将可控优先于自主;完善人才队伍的规模储备和培养路径等。作为一名普通的华虹员工,我们深刻明白芯片是我国工业的粮食,我们会努力学习积累,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人才,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力量带出更多“徒弟”,培养更多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进入两会时间,青浦区这家企业的人...

班组风采丨累积申请专利超150项...

二十大时光丨坚持实干为先,华虹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