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劳动者风采|逐医之路,砥砺前行!“上海工匠”徐美东勇攀内镜技艺高峰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23-04-28 17:52

摘要: 十余年来,享誉国际的消化内镜专家徐美东,通过其自创的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愈了千余名患者。

头图:徐美东正在进行一台内镜手术


2010年,消化内镜专家徐美东凭借在国际上首创了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一鸣惊人。十余年来,享誉国际的他已通过该手术治愈了千余名患者。该术式多次被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和欧洲胃肠内镜学会(ESGE)作为标准术式写入国际诊疗指南,目前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接受,普遍应用于临床并称之为“徐氏手术”,而在国际上以中国学者发明并命名的术式屈指可数。


从业二十余载,徐美东获奖无数,作为一名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上海工匠”,他这样理解工匠精神:“严谨求实,坚持并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精益求精,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技术,服务大众,并成为行业标杆。”


STER手术

为中国内镜“争光”


提到上海市东方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徐美东,业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首创的“徐氏手术- STER”,这是一项让国外专家对我国内镜技术刮目相看的创新手术,也是中国内镜技术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将时钟拨回至十年前。2013年,在米兰召开的国际消化内镜大会上,年轻的徐美东当着全球各国专家教授面前,自信地将独创的STER熟练地进行演示,以内镜检查与手术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将患者的黏膜下肿瘤进行微创切除,此举对于黏膜下肿瘤切除具有革命性意义,彻底地改写了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方案和标准。从那时起,年轻的徐美东从籍籍无名开始成为全球内镜学顶尖舞台上的一颗冉冉新星。


虽然早已享誉国内外,但在徐美东职业生涯的“前半生”,他其实是一名普外科医生。从自己熟悉的岗位慢慢转向内镜领域,徐美东说:“最初的契机只是顺应医学发展的趋势,去做能帮患者减轻更多痛苦的工作。”


在徐美东看来,内镜领域的前景相当大,对病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很多发达国家早已先行这方面的研究。在过往漫长的岁月里,徐美东将自己的重心慢慢移向内镜,花大量时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不断思考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徐氏手术”正是他心系病人,善于思考的成果。


近些年,徐美东仍不懈地在内镜领域里探索创新。在发明STER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基础上,徐美东对STER手术的指征、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完善和规范,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治疗消化道腔外肿瘤;他又发明了延伸技术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嵴切开术(STESD)用于治疗食管Zenker憩室,改变了该疾病的治疗方案;他还在国际上最早采用经结肠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及阑尾周围肿瘤,减小了病人的创伤。上述技术和其他技术共同组成了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一大分支——“基于STER的NOTES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绸缪未来

打造高水准内镜团队


在上海东方医院本部有这样一个地方,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走进去,干净宽敞的复苏区里,整齐地放着一张张蓝色的小床,白色的百叶窗,阳光穿过玻璃洒在地面上,给人一种温暖明亮的感觉。当穿过复苏区两侧长长的走廊,会依次看到16个检查间,每个检查间内都放着崭新的电子内镜与手术设备。这样一个让人仿佛置身电视剧里的地方,正是东方医院斥巨资打造的消化内镜中心,徐美东是其背后的策划和指导者。


东方医院内镜中心手术室


设计好、面积大是徐美东对内镜中心的两个基本要求。“一个内镜中心的大小,代表着专业的水平和业内地位,如果建得很小,就不可能做得很大。”徐美东说,在规划面积上他要求一定要大,他是按内镜中心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设计的,否则很快空间就会容不下越来越多的病人。


与全新的消化内镜中心相匹配的,是徐美东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团队。


近些年,团队开展了“消化道早癌精准诊疗”“Hp精准诊疗”“消化道狭窄综合防治”等特色专科诊疗项目。在徐美东的带领下,内镜中心飞速发展,内镜诊疗量显著增长,特别是困难的三四级内镜手术数倍增长,吸引了大量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就诊。团队不断创新,发明新技术、新方法使更多患者获益。


目前,东方医院内镜中心已获批为中国医师协会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合作单位)、浦东新区工匠创新工作室等。科室每年吸引上百名进修医生学习,定期开展国家级及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指导学员进行规范化内镜诊疗。每年举办的“上海陆家嘴国际消化及消化内镜高峰论坛”吸引诸多国际、国内专家、同行参会,已成为国内消化内镜领域重要的学术研讨会。


在第四届“上海陆家嘴国际消化及消化内镜高峰论坛”上,徐美东(二排右六)与参会者合影


热心公益

投身内镜筛查科普宣教


在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在各系统肿瘤中排名靠前,早期发现的唯一手段就是做胃肠镜筛查。徐美东说,及时发现一个癌前病变或者早癌,切除后就与正常人一样,但如果晚几年发现,生存率就得以5年来计算,“差别太大了。”


为此,徐美东特别强调科普,牵头成立东方大肠癌早筛区域联盟,与浦东新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为社区居民提供“筛查-诊断-治疗-康复随访”的一站式服务。目前,该联盟已为数千名居民进行肠镜筛查,为大量结直肠癌及息肉患者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诊治。科室通过多媒体科普节目、公众号和个人微博、义诊下乡等,积极科普医学知识,提高百姓医疗保健意识。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从建国70周年庆典到北京冬奥会高...

匠心之路丨地铁“宝藏级”工具是如...

女劳模工匠感言|党的二十大代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