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新成果转化|这款新型立体蝴蝶酥3年营收8000万!携手同业做大做强,研发者决定无偿技术转让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23-07-04 17:30

摘要: 在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首拍会上,邓小文代表企业正式将新型立体蝴蝶酥专利技术转让上海现代食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头图:上海新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副总经理邓小文正对刚出炉的蝴蝶酥进行质检。


在日前召开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暨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首拍会上,上海新麦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麦”)生产总监、副总经理邓小文代表企业,正式将自己研发的新型立体蝴蝶酥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给上海现代食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虽然此举令业内分外疑惑,但他说,“无论是我自己还是企业,都非常愿意共享技术,与同行齐心协力把蝴蝶酥打造成上海享誉全国的烘焙美食代表。”


扩大蝴蝶酥全国市场

上海工匠进行技术改良


蝴蝶酥是上海人非常喜爱的餐后甜点。2021年电影《爱情神话》的热映,不仅带动了蝴蝶酥的销售,也引发了市民对“沪上蝴蝶酥哪家强”的热情讨论。


邓小文,一个有着近三十年烘焙经验的上海工匠、全国技术能手,亦对蝴蝶酥兴趣不小。他曾试吃过上海所有品牌的蝴蝶酥并作了研究。邓小文发现,各家公司对蝴蝶酥的制作工艺各不相同,有的偏硬,有的偏软,有的只有在刚出炉时才好吃。“关键是,需要即时品尝的蝴蝶酥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和礼盒化,导致它只能在上海流通,市场相当受限。”邓小文想要改良工艺,弥补这一产品短板。


独立包装的新型立体蝴蝶酥颇受消费者喜爱。


2020年,历时四个月的匠心研发,新型立体蝴蝶酥新鲜“出炉”。从外形上,邓小文研发的蝴蝶酥像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他采用两次烘烤模式,烤完一次敷上一层糖膜进行二次烘烤,这样就能保持长时间的酥脆口感,并保留黄油的香味。


最佳品尝期延长,再加上精致包装,就能让蝴蝶酥实现工业量产并当作送礼佳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距今三年多的运营,产品已相当成熟,销往全国的新型立体蝴蝶酥为上海新麦创造了超过8000万的营收,目前是上海市场的网红产品。


与同业齐头并进

让海派美食绽放光彩


将自己苦心研发产品的核心技术进行无偿转让,此举一度引发业内人士的诸多疑惑,直言,“看不懂,疯了吧。”

而邓小文的回答既质朴,又颇有前瞻性,“一家公司的生产能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和我们一起,把最好的点心呈现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顾客,一起来带动中国烘焙的水平和影响力,这,何乐而不为呢?”几年间,上海新麦和邓小文在回应媒体时都是这么说的,如今他们知行合一。


经过前期的精心挑选,上海新麦最终选择与上海现代食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展开深度合作。此次代表培训中心签约的技术总监干文华也是“烘焙圈”内的资深行家,“这家机构培训深耕相关领域很久,相信由他们进行技术传授,惠及其他生产商,大家共同生产,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邓小文说道。


举全行业之力将蝴蝶酥做大、做强,这就是一家企业的文化愿景,也是他们的商业目标。“蝴蝶酥是海派美食文化的代表,就像大家去台湾一定要买凤梨酥和牛轧糖一样,来上海旅游也会选购蝴蝶酥作伴手礼,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邓小文看好他们所预期的前景,与同业一起发展。


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首拍会上,邓小文(右二)代表企业签约,正式将新型立体蝴蝶酥专利技术转让于上海现代食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崇明“的...

当好航空发动机的“守护者”——记...

上海轻工工匠、黄浦工匠李文侠: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