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上海职工直播课堂走进松江,聆听科创人讲述奋斗历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3-08-03 11:32

摘要: 把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感悟和学生们分享,一起努力成长为在G60科创走廊建设中有用的高技能人才。

头图为职工直播课堂现场。


8月2日下午,第十五期“中国梦·劳动美——人民城市奋斗有我”上海职工直播课堂走进松江,聆听职工讲述科创和奋斗历程,感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魅力。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松江区委副书记韦明,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丁巍,松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吴建良等领导出席活动。



改变命运的一场相亲


1995年,张建军从安徽工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甘肃铝业主要从事设备管理工作。“当时我的月薪是380元,再加上80元的岗位津贴,一天吃三碗兰州拉面,再加上一包2元钱的香烟,也就差不多了。”


正当张建军以为“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时,一次相亲改变了他的想法。“女孩子问起收入,我坦诚相告,结果她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我想,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于是,他辞职来到上海来寻找梦想。


随着对工业自动化理解的不断深入,张建军看到了那些“卡脖子”的问题,更看到了中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前景。2006年,他创立了众辰科技公司,开始研发生产销售变频器和伺服系统,主要应用在各行各业的自动化设备上,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但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外长久以来的技术垄断。张建军也因此荣获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如果说,生产电视机的难度是100,我们的产品难度就是1000。”创业二十多年来,张建军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上班的人,也几乎是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人。“像我这样一个普通人,要打拼出一个未来,就要像劳模一样努力工作。”



从游戏玩家到白帽黑客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工匠、上海谋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漏洞银行创始人罗清篮小的时候是一位游戏“发烧友”,他甚至能通过FPE和WPE修改游戏实现快速升级。在此期间,他渐渐学会了计算机工作的底层逻辑,也对网络安全产生兴趣。“因为游戏可以被修改说明有很多漏洞,那么发现这些漏洞更让人兴奋。”


2021年,一家大型跨国智能设备企业发生严重的数据泄露,公司核心机密图纸被挂在网上拍卖,企业向罗清篮和他的团队寻求帮助。


“我们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发现黑客居然是企业自己的员工。最后我们成功定位到了这个人,顺利解决了这件事,帮助企业平稳上市。”这次经历,也让罗清篮有了打造“白帽黑客”平台的念头。“黑客手上掌握着大量漏洞,如果能引导他们把能力用在网络安全上就好了。”


经过罗清篮的努力,如今在“漏洞银行”平台上已有5万多名实名认证的白帽黑客和300多个白帽黑客团队。“这些用户都是我们国家未来网络安全的种子选手。”


谈起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罗清篮这样说道,“网络世界无边无界,数字转型面临安全挑战,我想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用中国智慧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巧手鲁班的“00后”传承者


来自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的的邵茹鹏是一位“00后”,也是职工直播课堂开办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嘉宾。但他的资历却并不“年轻”,因为他已经站上了世界技能大赛的顶峰,夺得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精细木工项目金牌,也因此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邵茹鹏的眼中,“榫卯”的精妙,绝不仅仅是两个木结构之间的简单“拼合”,而是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木结构之间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如他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的作品“窗户”,就有十多个木杆件组成,且每一个榫卯结构都必须达到轻轻地推入、拔出,不松动、不摇晃,木头之间缝隙全部小于0.2mm,相当于两张A4纸的厚度。


从零起步到世赛金牌,邵茹鹏在职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时是技术关,有时是心理关。


“铣木料机器很难操控,刀片每分钟运转两万多次,需要手拿木料贴着刀片进行加工,难度和危险程度超乎想象。手离刀片最近时只有一厘米。我就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能后退,要想学好一门手艺,就必须迎难而上、吃得起苦。想通这些,一切问题看上去就迎刃而解了。”邵茹鹏的分享让现场观众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聊起世赛训练,邵茹鹏坦言,真本事只有靠训练时间堆起来。为了参加2022世界技能大赛,他准备了4年。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训练到晚上9点,除了吃饭,邵茹鹏几乎都在做木匠活。


如今,邵茹鹏留校成为教师,带着一批木工新人征战国赛、世赛。“我想把我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感悟和学生们分享,让我们一起努力,成长为在G60科创走廊建设中有用的高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把匠心的种子播撒在小朋友心中,奉...

现场反响|上海工匠顾惠明:心心在...

现场反响|上海工匠张新军:创新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