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升机在汽车维修养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规范操作直接影响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如何进一步规范举升机的操作使用?如何从技术层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近日,由强生交通旗下强生汽修花茂飞技师创新工作室研发的“立柱式汽车举升机安全保险警示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强生下属各修理厂全面投用,为一线汽修人员更添一份安全保障。
实用专利筑牢安全防线
在汽车维修行业,因举升机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多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能否通过一种警示装置,对安全检查的流程和重点内容进行提示?这是花茂飞和团队的研发初衷。
据了解,当前已投用的“立柱式汽车举升机安全保险警示装置”实现了两项重点检查功能——当举升到在30公分高度时,通过声、光切断控制电路,强制维修人员环车辆检查是否停稳,检查完毕后,按压复位开关对控制电路复位方可继续举升;当升高到操作位置,此时如果维修人员没有或忘记操作落锁机构,报警装置会以红色闪烁灯光和蜂鸣器间隙蜂鸣提示维修人员进行落锁操作。
该项专利是强生汽修在车辆维修领域的又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填补了举升机使用过程中安全检测与警报提示的技术空白。
历时近两年研发设计
一项创新成果从酝酿到落地的过程并不容易。记者了解到,该装置研发过程历时近两年,花茂飞技师工作室14名成员通力协作,投入1000小时、经过7次大的修改革新、不计其数的反复调试,才最终研发成功。
“警示装置的研发涉及单片机、电子电路、编程等,许多知识超出了日常汽车维修所涉及范围。”花茂飞说,研发过程是边学边干、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是设计上的、有时是安装上的,我们在反反复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测试中不断成熟。”
花茂飞犹记得有一次,自己和团队花了几小时查找设备“罢工”的原因,结果是因为插头松动退针的缘故。这样的结果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但是团队没有轻易放过这样的细节,随后对插头进行了改进。“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纠正,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就这样,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抱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创新成就“工人发明家”
从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成长为高级技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技术能手、上海工匠……认识花茂飞的人都知道,他爱学习,善创新,是名副其实的“工人发明家”。
在志俊车辆维修中,修理工经常会碰到更换发动机电脑板时无法匹配的问题,经过工作室成员的技术攻关,“志俊密码读取仪”应运而生,维修成本从几千元下降到几十元;强生出租途安车型经常出现喇叭触点故障,团队通过技术改造,每辆车的维修费用从几千元降低到100元左右。
2019年,随着纯电动出租车的推广与普及,工作室成员又编写了《荣威EI5-400实用手册》,《荣威EI5-400安全培训手册》作为新能源出租车驾驶员和一线维修人员的教材,从最初的200册陆续加印到3000册。2021年,团队连续攻关两年编制的《纯电动营运小客车维修工艺规范》开创了行业先河。
据统计,近年来,在花茂飞的带领下,工作室收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市总“先进操作法”3项,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近800万元。工作室成立以来,共为公司培训技术人员达563人,其中大专以上305人,工程师4人,高级技师10人,技师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