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刘宁国(左)、严慧(中)、周光磊(右)三位获评首批“司鉴院工匠”。
日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3位2023年度“司鉴院工匠”出炉,他们从事法医病理学鉴定、法医毒物化学鉴定和文痕和微量物证鉴定工作,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智慧相结合,推动司法鉴定科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据了解,本次是首批“司鉴院工匠”评选,获评的刘宁国、严慧、周光磊三位“司鉴院工匠”,在实践中不仅注重技术的精湛,更注重承担社会责任,为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刘宁国是司鉴院法医病理学鉴定人,自1999年加入司鉴院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检案、科研、教学一线,远赴全国各地实施包括开棺验尸在内的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以第一鉴定人身份完成鉴定逾六千例,用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技术水平解决难题。他积极投身法医病理学科研前沿。2006年,他成功研制纤维连接蛋白金标抗体试纸条,这是国内首次将损伤时间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他还是数字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中应用的先行者,率先探索“虚拟解剖”领域,通过多个科研项目和实践,推动了相关技术标准出台和应用创新。
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副主任严慧,在15年从业经历中,始终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专注于解决涉及毒品鉴定的各种复杂和紧急问题,成功破解了体内合成药毒物以及各类农药分析的多个关键技术难题。她还建立了新型毒品的代谢研究平台,推动了法医毒物鉴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她参与制定法医毒物鉴定技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余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参编《法医毒物学手册》《毛发分析基础及应用》等多部专著,被多家杂志聘为专家审稿人、专业编辑。值得一提的是,她曾被遴选为首届进博会上唯一驻场服务的司法鉴定人,并当选司法部“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
司鉴院文痕和微量物证鉴定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周光磊在辨别伪装和摹仿笔迹、识别高仿印章以及确定喷墨打印机类型等专业难题上表现出众,解决大量疑难复杂案件的鉴定,成功纠正冤案错案。其中,她成功鉴定了国家一级文物《共产党宣言》首版的赠书人字迹为陈独秀先生所书,为庆祝党的百年诞辰做出了特殊贡献。此外,她在涉及老年人受骗的百万养老金案件中,成功识破嫌疑人的笔迹伪装,助力追回被骗款项。在一起文物盗窃大案中,她凭借精湛的鉴定技术为一名被误认为是罪犯的博物馆员工洗清了冤屈。
据了解,今年5月,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工会委员会启动了“司鉴院工匠”选树培养评选活动,向具有技能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体现领军作用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鉴定、科研岗位职工抛出橄榄枝,以严标准、高要求打造上海工匠人才“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