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汇·2023年十大流行语、网络用语、新词语相继出炉,这些热词和你“双向奔赴”了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4-01-06 11:15

摘要: 这些热词和你“双向奔赴”了吗?

岁末年初,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语言文字周报》等相继发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网络用语、新词语。其中,不乏和职场紧密相关的热词,比如,“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显眼包”“搭子”……从这些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了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更看到了职场人面对竞争压力的释然与坚韧。


■多巴胺××


第一个把“多巴胺穿搭”带火的,是抖音一名 00后女生@白昼小熊。“多巴胺穿搭”是用高饱和度的色彩、缤纷明亮的搭配让人产生愉悦体验,由此形成了“多巴胺”系列新词语。之后,“多巴胺”还从可视的色彩延申到不可视的抽象概念,如“多巴胺职场”。甚至热心开朗、生活态度积极的人,都能用“多巴胺”来形容,如“多巴胺老师”等。很多职场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各种多巴胺,以慰籍和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很难搞清楚它真正出处是哪里。有人说是郭敬明在2003年出版的小说《幻城》,有一句模样相似的话:“红莲即将绽放,双星终会汇聚,命运的转轮已经开始”。还有人在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找到一句台词:“每个女孩小的时候都想成为白天鹅,然而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一不小心自己却变成了黑乌鸦。”但这并不妨碍它火到铺天盖地。事实上,每个职场人都在和命运战斗,命运齿轮转动,看似偶然,实则都是他们默默的付出和自身的实力使然。


■显眼包


2023年,“显眼包”突然很显眼。在2023年的几档热门综艺中,有几个明星耍宝搞笑得很突出,被称为“显眼包”,顺带着把这个词也带火了。职场中,大家喜欢用它褒奖那些在某些领域、某一工作、某一场合,做对做好了某件事的伙伴。每个领域一定都有自己的显眼包”,他(她)能俘获大家敬仰与尊重,背后一定是加倍的努力。


■孔乙己文学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这是网友“失意书生”的独白,引来大量年轻求职者的共情,且登上了热搜。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他在“四书”“五经”中耗尽年华,甚至沦落到乞讨度日却仍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或许,这个词正是在告诫年轻的求职者,只有摆正求职心态,适当调整求知预期,脚踏实地地过好当下,方可摆脱“孔乙己长衫”困境。


■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出自西蒙·波伏娃的《越洋情书》,后被电视剧《想见你》引用: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见你。这不是因为我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双向奔赴”开始被广泛使用并流行。在职场上,它多被引用在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上,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才能共创和谐的劳动关系。


■Chat GPT


Chat GPT刚问世时,大众沉浸在与之对话的趣味性。如今,这些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或将被机器代替。许多职场人感慨并惴惴不安,自己的工作有朝一日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数字时代来临,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会有更多机会,毕竟它还是人创造的。


■搭子


“搭子”,是一种新型社交关系,正在当代年轻人和2023年职场中流行,它浅于朋友,重于同事。如今,万物皆可“搭”。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寻找有着某一个共同爱好的“搭子”:找形单影只的饭“搭子”下馆子,找目的地相同的旅游“搭子”自由行……面对压力与挑战,职场人想找一个能让自己工作效率和生活乐趣都“1+1>2”的“搭子”——彼此尊重,有分寸感,并乐于分享,这样大家才能快乐。


■脆皮××


“脆皮××”一开始指的是“脆皮大学生”,意思是虽然年轻,但身体毛病多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常出现“脆皮现象”,脆弱到一碰就坏。后来,“脆皮”系列衍生到了“脆皮打工人”。最近,看到体检报告的“脆皮打工人”,开始意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立志从“脆皮”向“铁皮”转变。


■反向消费


2023年,“反向消费”突然火了,这是媒体人对时下年轻人的一种新型消费行为做的一个总结:年轻人不再单纯认为贵就是好,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观,开始追求品质又追求性价比,更加倡导环保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很多职场人,即时有着较高收入的人,也转向品牌折扣店、劳保用品商店,以更少的成本买到更高品质的商品——军大衣、奶茶袋由此成为了他们的“新宠”。“反向消费”也再一次证明,理性、性价比才是未来职场人消费的主流。


■i人/e人


遇e则i,忽i忽e,e言不发……2023年,在年轻职场人中最为时髦的流行文化莫过于“i人/e人”。“i人”和“e人”出自MBTI测试中代表“注意力方向”的两种倾向:内向内倾(Introversion)和外向外倾(Extroversion)。流行语中,“i人”泛指性格内敛的人,而“e人”泛指性格外向的人。这两种类型的人在社交行为上有显著差异,“i人”通常更喜欢独处,不太热衷于社交活动;而“e人”则喜欢与外部世界互动和交流。职场人经常利用MBTI来探讨彼此的性格特点,也很多人因此而也在努力、刻意地取长补短,成为本色自己的另一个角色。


(头图:一位穿着打扮十分“多巴胺”的外卖送餐员(左)正在普陀区一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门口。)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