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劳动者丨在“天与地”之间,描绘书香蓝图——记者探访上海世图物流有限公司图书物流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24-01-09 13:59

摘要: 在“天与地”之间,现代科技加持下的劳动者也让书香多了几分特有的魅力。

读者传统印象中的图书仓库是怎样的?成排的书架,满地的纸箱,员工架着梯子爬上书架翻找书籍?如今这些场景已经成了刻板印象——记者日前探访了位于青浦区汇金路上的上海世图物流有限公司,在他们8000平米的仓库内,记者看到了高达24米,自动立体仓库运持下的现代图书物流运作系统。在天轨和地轨之间一台操作梯的控制下,只需一位员工就能操作,在一分钟内快速取出15亿码洋书籍里的任何一件。在“天与地”之间,现代科技加持下的劳动者也让书香多了几分特有的魅力。


超过一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高度接近10层楼


记者日前来到上海世图物流有限公司的仓库,这里一共三层,从二层开始便是颇为震撼的自动立体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仓库面积达到8000平米,高度为24米,如果对于这些数字不能更直观地理解,那么一个标准11人足球场的面积为长105米,宽68米,总面积为7140平米,而24米则接近了10层楼的高度。


从三楼的平台往下望去,已经很难目及最后一排的书架。在头顶和脚底,这套自动立体库系统配备了天轨和地轨,中间嵌入一部操作梯。受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底部进入梯子,可进行手动操作。


(一眼望不到底的震撼)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图书物流部经理兼总调度余涛告诉记者一组令人更为震撼的数据:整个书架有16道,32排,共有31488块木质托盘,一块托盘上放有18千克至25千克的书籍,放满整个书架的码洋数量可以多达15亿。而操控梯子的职工也可以在1分钟内,在眼花缭乱的道序排列中取出或放回特定的书目。


余涛告诉记者,整个自动立体库系统在全亚洲来看也是数一数二的,通过一整套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运作下,原本一本图书从出库到读者手中的时间也大大缩短,“现在上海市内,24小时就能达到。我们这边分拣包装环节的时间大大缩短,所以在效率上可以大幅提高。”


仍有职工需日行三万步

更多智能化设备已在开发中


记者了解到,世图物流在近些年来不断调整人员配置,建立和完善了部门负责人及员工绩效考核机制,取得企业降本增效和员工提高收入的双赢效果,助力企业从2018年开始扭亏为盈。余涛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世图物流拥有200余名职工,负责仓库内图书发退货,打包,分拣等全套工作。余涛透露,目前负责散客发退货的职工依然有着很高的工作强度,每天在巨大的仓库中,分装、扫码确认书籍信息、打包等工作,“干得勤快,绩效较高的几位每天都要在这里走上3万步,还是非常辛苦的一份工作。”


(下午两点,已有职工步数超过2万)


不过记者也获悉,世图物流正在引进全新的智能化机器人处理图书系统,这些工作以后八成以上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完成,而原本的这些职工则需要学习如何操控机器人,维护相关设备,做成品的终端检测等,在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时,也减轻一些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模精神闪耀国际舞台,“抓斗大王...

五一特别报道|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

战疫“粮草官”,日夜兼程筑牢铜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