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五一”期间,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正阳禽业公司,正在连续进行4个批次苗鸡投苗工作,养殖技术员姚竹青又迎来一个忙碌的劳动节。“90后”的姚竹青2013年毕业于兽医专业,从实习开始就一直扎根在上海农场禽业公司,从一名养鸡实习生成长为养殖场场长、上海市劳动模范。
“这张照片是2018年的五一期间,我在青年鸡场饲养管理鸡群的育雏育成工作。”姚竹青回忆,自己正在巡舍,同事帮自己拍摄了这张照片。当时,由他领衔的“姚竹青科技创新工作室”刚成立不久,团队正致力于各种各样的鸡场设备改造。“记得一开始接触进口设备时,有好多地方不明白,遇到机器坏了,大家一起想办法,最终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解决了,很有成就感。”
姚竹青和妻子纪春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农场。姚竹青回忆,刚到鸡场时就发现,鸡场的设备大都来自国外,各种设备配件除了价格昂贵、运输时间长,还有不适用性等问题。2016年以来,他先后牵头设计研发了“鸡舍巡棚车”“疫苗恒温、冷藏一体预温锅”等配套设备,对鸡场养殖设备和消毒设备等多项设施进行技术革新,提升了生产效率,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为一名“90后”青年一代,姚竹青经常会被问为什么放弃去大城市,选择在农场养鸡。他说:“曾经也犹豫过,但最后还是决定和妻子留乡,我感觉并没有舍弃什么,也不认为和在城市工作有什么区别,做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准备干出一番事业。”
对待初入农场的年轻员工,姚竹青带领迷茫中的他们走向坚定。“以前的年轻人可能对养鸡工作有点误解,他们会觉得工作环境比较脏、不体面,也不自由。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加入养殖行业,我认为只要热衷一个行业并且做下去,都会有所收获。我也经常和他们谈心,帮大家树立信心和目标。”
10年的工作经历中,姚竹青夫妻在岗位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劳动节。“在鸡场的发展中,我和妻子都扎根在养殖一线,工作中我们互相学习交流,相互理解,是最亲密的‘战友’。”妻子是支撑姚竹青在农场工作的“决心”,他也很感激能有这样一位“好搭档”,这是他们的“农场情怀”。
头图为2018年“五一”期间姚竹青在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