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骨干对话90岁劳模先进:挺膺担当,贡献上海金融发展新力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4-05-19 14:24

摘要: “90后”年轻一代金融人,也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逐步成长为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

头图:谈紫仪(左)对话陈丽君(摄影:方英杰 下同)


“他们何尝不是那个年代,推动上海金融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在面对面和90余岁高龄的劳模们倾谈后,四名“90后”青年骨干,不由发出感叹。


时代绵延微光,榜样充满力量,在近期举行的主题为《微光》的对谈活动中,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四名“90后”青年骨干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了与四位“90后”(90余岁)劳模先进面对面对话的机会。这次对话,不仅回溯了四位劳模在岗位上艰苦卓绝的奋斗故事,更让青年一代金融人,对自己的工作和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新感悟。


上海乃至全国金融史上的诸多“第一”和“首个”,都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密切相关,也都和这些已90余岁高龄的劳模先进密不可分: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宝荣,他是新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开拓者,起草了新中国银行历史上首个定额、超定额贷款办法;全国金融红旗手陈丽君,则是上海手持式点钞发起人,更为银行培养了众多的点钞能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李家豪,被誉为银行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的带头人;上海市劳动模范陈霞飞,她推动了银行从“坐商”向“行商”转型……提起四位金融“大咖”中的任何一个,都如雷贯耳,是上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臣。


江山代有才人出,时光流逝中,“90后”年轻一代金融人,也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逐步成长为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如何为他们赋能?如何帮他们提升?始终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邀请这些劳模先进与年轻人访谈对话,就是希望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让青年骨干们更好地了解劳模的光辉历史,更直观地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学以致用,薪火相传,投入到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谈及举办这场活动的初衷,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工会主席说。


青年点钞业务能手谈紫仪曾无数次听过陈丽君的名字,并把她当作榜样,当面对陈奶奶时,谈紫仪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陈奶奶的劳动故事深深折服了我,我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和团队的业务技能,努力为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石羚(右)与陈霞飞对谈


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羚和陈霞飞对谈许久,她说:“陈老师坚持下沉基层一线与员工交心,为基层解难,她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对干事创业的执着,让我深受鼓舞,我也告诉陈老师,一定加油努力,为金融强国建设挺膺担当。”



李家豪(右)向陈颉展示银行专用计算机设计图纸


青年金融科技骨干陈颉在与李家豪的交谈中,了解到了李家豪由零开始,从硬件到软件,完全自主设计制作了第一台国产化银行专用计算机的经历,随即表示“我要相信科学,守住底线,坚持问题导向,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银行科技人应有的贡献。”



胡沅金(左)和张宝荣在一起


青年银行网点负责人胡沅金也向张宝荣取到了经,他坦言:“老一辈金融工作者身上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工作上的兢兢业业,品行上的严以律己,都深深激励着我,我作为工商银行年轻的网点负责人,要发挥好带头作用,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实现金融更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跨越时光的对话,薪火相传的精神。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代代金融人,还将继续以劳模先进为指引,奋力谱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现代金融机构的上海篇章。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