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ID叫“郭有才”的人突然走红。短短10天,他的粉丝从19万涨到1000多万,日入400万元,身家过千万。他的直播间,甚至还有高达200多万的打赏。然而没几日,网上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必须割掉危害孩子的“全民网红毒瘤”。从迅速走红到跌落“神坛”,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在这场无序、癫狂的网络狂欢下,有人眼馋这种赚钱方式,但也有很多网民冷静思考,认为“郭有才”这类依靠平台“一夜暴富”的模式并不可取,也不适合大多数普通人。如果要创造幸福,还是应该脚踏实地。
一夜之间
从“顶流”变“毒瘤”
一身复古西装,梳着大背头,一口与年龄不相符的沧桑嗓音……这位网名叫“郭有才”的年轻人,因为在菏泽南站直播翻唱老歌《诺言》,在社交媒体上爆火。他直播间刚开播10分钟,就涌进近100万观众,甚至有网友开车20多个小时,只为线下见他一面。
然而,郭有才火了之后不过短短几天,争议也随之而来,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郭有才周围,出现了各种畸形现象。有人打着“北大要破格录取郭有才”的幌子做广告,还有众多网红从全国各地赶来菏泽南站,以奇装异服博眼球,上演“群魔乱舞”的闹剧。一时间,装扮奇异的各路网红主播、光怪陆离的各色人物模仿,甚至低俗表演齐聚,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广遭社会舆论吐槽和诟病,割掉“全民网红毒瘤”呼声渐起。
最终,菏泽官方出面,以“春季高考、夏季高考、中考等考试”为由,全面叫停了菏泽南站的直播,这场全民娱乐狂欢至此落下帷幕。
网红爆火昙花一现
平台造神是本质
对于郭有才的爆火,有各种解读,有人感动于他的执著,有人感动于他不离不弃的爱情,有人从他身上看到一个草根逆袭的可能。就像网友评论称“只要你坚持努力,上天自有安排。”但真的是因为郭有才足够专业、足够草根、才华横溢吗?
一家MCN运营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郭有才在平台走红并不意外:“爆发的底层逻辑在于该平台受众基数更大、更泛化,从代古拉K、毛毛姐、邱勇到张同学、秀才、于文亮再到闻会军、王婆、郭有才。流水的顶流,铁打的平台。”每过一段时间,平台就会推陈出新,推出新的人物、制造新的话题来为自身输入新鲜血液。而打造草根、让草根逆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郭有才的火爆,更多借的还是平台“造神”这股东风,与城市和个人本身的关联度不大。
记者采访了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孙岩,她认为,这个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基于直播平台开展的工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创造的是附加值,但其本身并没有创造劳动产品中的价值。她说道,“这样的例子在普通人中不可复制,更不可推广。”
许多“网红”都逃不过短时间内爆红又快速衰落的命运,但是平台的推流、传播、宣传仍让一部分人继续做着网红的梦想,因此也出现了全国各地网红涌入菏泽南站的景象。
“这是非常危险的苗头,当很多普通人发现辛苦学习努力工作,一辈子也换不来别人一天的利润时,他们或将不再相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这种错误的信号导致大家丧失工作和学习的斗志。”孙岩说,在各大社交平台的推送中,普通人只会看到网红的爆红,却很难看到网红衰落之后的情形。
脚踏实地的奋斗
才是社会主旋律
值得欣慰的是,在此次事件中,冷思考的人同样在平台上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大多数媒体没有跟着平台一起“造神”,而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质疑一个个“郭有才”这般网红的涌现给社会和大众带来的不良价值观。官方也因舆论压力等因素叫停了这种行为。“#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话题在网友的助推下上了热搜第一。
大家呼吁,“孩子们的理想应该回归到当科学家、当医生、当人民警察……而不是当明星当网红,开直播赚打赏。”
看到了网红的衰落,普通人能领悟到什么呢?可能会如孙岩所说,“当故事的叙事被拉长,普通人才会真正意识到,踏实劳动、诚实劳动的幸福。”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洪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焊接培训部主管王家炳和记者聊起此事时,同样认为普通人想着靠流量“一夜暴富”是绝对不可靠,也不可取的。虽然他也是怀揣着“跳出农村、改善生活”的初衷来到上海,但却是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电焊技术,用了26年的时间,从农民工逆袭成为技能大师。他感到,双手创造的幸福最踏实,一辈子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