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38℃,39℃!从7月4日出梅开始,申城随即进入蒸煮模式,连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烤验”着一线劳动者。连日来,本市有些医院急诊室接到多名高温作业导致热射病的患者。高温天气,劳动者如何预防热射病?热射病是否算工伤?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如认定为职业病,可享工伤待遇
据了解,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无风环境中导致人体体温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神志错乱、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病死率介于20%-70%,老年患者可高达80%。
那么,热射病是否算工伤呢?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业性”中暑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因此必须有资质的医院才可进行职业病诊断。这样的认定,必须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后才可做出。
劳动者如果发生因高温工作或高温天气下工作而中暑的,在排除危机情况病情稳定后,还应当前往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