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流水线24小时不停歇——记者探访青浦印刷园区感受最忙八月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24-08-13 09:08

摘要: 充满油墨香的八月,也是上海印刷集团青浦印刷园区最忙碌的月份。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就要在8月14日开幕,半个多月后,本市中小学也将迎来新学期。充满油墨香的八月,也是上海印刷集团青浦印刷园区最忙碌的月份。


“从6月开始一直到8月底,这三个月,我们印刷厂的流水线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在8月份更是马力全开,全员两班倒。”上海印刷集团青浦印刷园区工艺客服部经理沈德林告诉记者。印刷车间里,一线工人在电脑设计、排版、晒版、折页、胶装、打包的每一个环节中,守护着印制质量,同时也保障着印刷速度。


印刷流水线一刻不停,2000万册教材任务重


记者前去探访时,沈德林正在车间里检查教材的印刷质量。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印刷任务特别重。秋季教材因为改版,印制周期较往年缩短了近一个月,所以全厂职工也随之缩短了生产周期,在50天内要完成预计2000万册的教材印制任务。“7月初开始,我们就连轴转了,8月又是书展的日子,还有书展上加印书籍的任务,现在就怕我们近2000库位的货架装不下这些书,得让出版社也加快物流速度,我们就能快速流转,缓解仓库的压力。”


轰鸣的车间里,巨大的智能轮转印刷机“吐”出一本本印好的书籍,传送到胶装联动线以及折页机上,整个印刷装订流程快速且有条不紊。在每一台机器边都会配备一到两名员工,随时检查印刷成品的色彩以及其他标准。记者了解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青浦印刷园区内的商业轮转印刷机在线检测系统可以对每张印刷产品进行实时的在线质量检测,对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连续废”和“严重废”进行拦截,发现印刷质量弊病可以进行报警、标识和自动剔除,方便机台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或者印刷工艺进行调整和改善,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瑕疵质量问题印品不流入下一工序。


从事印刷行业已经超过40年的沈德林感慨道:“曾经印刷一本书,需要1至2个月的时间。如今马力全开的情况下,一本书3天左右就能从电脑里的版样变为实体书,直接送到读者手中,而且印刷品质可得到高质量的保障。”



不断改善生产环境,厂房温度下降约5℃


对印刷厂而言,除了保障教材印制质量满足相关标准以外,还需要和高温天气、限停电、设备检修等突发状况抢时间、赶效率,这2000万册的教材印制任务可谓压力巨大。记者了解到,两年前,一到夏天,尤其是气温超过35℃时,厂房内体感温度甚至接近40℃。沈德林表示,“我们当时总结了原因,因为各个机组的水冷、进气设备分散,一台机器一个散热组,导致厂房内温度急升。”他指着厂房内一台老旧的机器表示,“这就是之前使用的,散热口就有半人高,一组机器七八个,温度怎么能降下来?”


两年前,沈德林带头进行整个厂区内水冷和散热系统的改造,耗费大半年才全部完工。如今,所有机组都有统一的排气管和水冷管道,厂房内不会再有多余的散热源。采访时,室外气温约有35℃,而根据记者在厂区的实地体验,厂房内只有30℃左右,虽然仍略感闷热,但比之前已经凉快不少。“今年有连续多日的40℃天气,我们厂房内温度控制得相对不错,还给职工们配备了饮料、毛巾、防暑用品,尽量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沈德林表示,今年夏天印刷厂工会已经发了好几批降温用品,每天中午还会给职工提供冰镇饮料。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当日,印刷厂还收到了世纪出版集团工会为他们送来的爱心躺椅。这些可折叠的轻质躺椅会放置在厂区内的2楼职工工间休息室以及会议室内,让忙碌的一线职工可以在休息时间“躺平”,放松身心。


摄 影:庄从周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杨育新及其新书《汲古斋传奇》将于...

助力职工阅读,营造书香企业——帆...

职场作家七芊:教职工选“赛道”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