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年的理发小店、23年的修车老铺、1992年开业至今的家电维修店……4月15日,杨浦区控江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上海市民营经济协会爰心日活动30周年”横幅下,服务小摊连成一片,来自杨浦的小商户经营者们集体“闭店”,穿上红马甲,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为周边居民们提供志愿服务。
杨师傅的“门窗维修”小摊位前人头攒动,准备的名片发完了,他就拿便签纸,一户户记录下有维修问题的居民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准备后续再一家家上门检查。这些“烟火气”是街区发展的“助推器”,党群服务中心旁是靖宇南路,提供志愿服务的自行车修理、家电维修、煤气灶维修等商铺都开在这条马路上,这些街道“老字号”是周边居民最为信赖的手艺店。杨浦处处都有类似的小马路,个体经营户们在这些小马路上开小店,用双手奋斗出明天。
“我们都是杨浦的商户,大家的店都开在这片区域,经常参加志愿活动。”上海市文明个体户施小康是杨浦区个私协会的会员,也是一名光荣的党员,他向记者介绍,每年的4月15日是上海市民营经济协会“4·15爱心行动日”,今年更是喜迎行动日成立30周年的特别日子,为此,协会会员齐聚一堂,当天开设了理发、家电维修、门窗维修、法律咨询、量血压、缝纫修补、自行车修理、磨刀等15项便民服务,他的饭店面档也格外忙碌,“为老人免费赠送大碗面”是他准备的服务项目。
一旁的党群服务中心内,6名来自控江街道不同理发店的理发师手法娴熟,他们或请人代班,或临时闭店,专程前来为居民志愿服务。刘师傅的理发店开在延吉中路隆昌路路口,小店已经开了35年,从10平方米的格子间到21平方米的小空间,刘师傅在周边打出了口碑,公道的价格与优秀的水平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也带来了稳定的生活,让他有志于回馈社会。短短一上午,他手里的剪刀没停下过,为三四十名老年居民剪发,“老年人的需求一般就是干净、剪短,也有老人会提出来,要剪个波波头、蘑菇头,那我们肯定全力满足。”
6名理发师既有多次参与志愿服务的老法师,也有理发店派来了他们的学徒,让学徒感受志愿服务氛围,刘师傅说,“每年的415我肯定要来的,不止我会来,我们其他几个理发师都是这样,年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