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秀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2025年5月11日,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乘风而上,直探苍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发射大厅里,不绝于耳的掌声、满怀真情的拥抱,这一幕幕熟悉的画面,让现任长征六号、长征六号甲、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总指挥、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总负责人丁秀峰的思绪再次回到十年前的首飞时刻。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首飞成功率先拉开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序幕,也正是这型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无毒无污染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零的突破”;9年之隔,丁秀峰带领团队全力保障长征六号发发成功的同时,创新突破、敢为人先,2024年5月7日,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进一步完善了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推动我国现役运载火箭加速迈向更新换代。从长征六号到长征六号丙,以丁秀峰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核心的技术团队,正以女性科技工作者特有的坚韧与智慧,一路向新发力、向天图强,不断书写着中国航天的崭新篇章。
回想2008年,当丁秀峰主动请缨从常规火箭领域转向长征六号新型低温液体火箭研制时,也偶有质疑声:“女同志能扛住这么大压力吗?”彼时,我国在该领域尚属空白,液氧煤油发动机、轻质化结构、全方位发射等12项重大关键技术亟待攻克。丁秀峰带领团队扎根试验场,用7年时间交出满意答卷:2015年长征六号首飞“一箭二十星”震撼世界,创新的运载火箭“三平”测发模式(火箭水平总装、水平测试、水平转运)更是具有重要的技术验证和示范带动意义,大大缩短发射准备周期。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就会被淘汰。”丁秀峰时刻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带领团队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先后攻克国内首次应用单十表光纤惯组、箭上自主对准、箭上自主配电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2.0版的升级换代。
“航天工程的复杂程度,要求我们每个细节都必须‘零瑕疵’。”丁秀峰劳模创新工作室创下了百余项关键技术攻关历程,其中,夹层共底贮箱的突破尤为典型——液氧与煤油200摄氏度的温差曾让贮箱低温开裂风险陡增。丁秀峰带领团队泡在试验车间,最终创新提出闭孔泡沫与铝合金组合方案,并获国家专利。工作室成立5年来,这样的创新成果已转化23项,培养出12名女性技术骨干。
2022年长征六号遥十火箭发射前,突发七十年未遇的暴雨。丁秀峰当机立断,指挥团队向舱内注入氮气,使舱内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形成正压屏障,成功阻断雨水进入。这种临危不惧、严慎细实的作风,正是工作室的核心理念。团队成员曾感慨:“丁总常说,要‘用女性的细腻补全系统的每一处缝隙’,她甚至连螺钉防松设计都要亲自复核好几遍。”
丁秀峰始终坚信,在航天领域,性别从不是边界,执着与创新才是通行证。当下,这个由女劳模带领的团队,正以“空杯”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她们的梦想,永远在下一片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