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6G领域的探索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5-05-15 16:24

摘要: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实验室(中国)AI-6G研究总监叶晨晖。

叶晨晖,现任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实验室(中国)AI-6G研究总监。作为行业内首批AI-6G的研究科学家,他长期扎根AI与通信跨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关键技术突破,带领团队研究AI算法以提升6G通信容量,实现无线信道的深度感知,打造6G领域大模型,探索6G网络智能自治发展的新范式。


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他牵头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战略前沿专项,参与6G国际合作专项等项目。累计发表国际顶级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80余项。积极推动全球3GPP国际标准化和中国6G推进组等产业联盟工作。参与多本6G行业白皮书撰写工作,引领6G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


始终对探索充满渴望


求学毕业后,叶晨晖从众多选择中坚定不移地选择加入贝尔实验室成为一名科学家。这样的选择,在他看来与自身的经历有关。“我的导师是贝尔实验室院士,是通信行业的泰山北斗。在他的影响下,博士毕业后加入贝尔实验室成了我的不二选择。”


对于那时的他来说,这份选择背后更是对卓越的追求——在通信行业,贝尔实验室属于皇冠上的明珠。“跟最伟大的科学家们一起工作,那种感觉非常非常棒。”


在传统的超高速光纤通信领域,系统和器件的非理想响应与非线性码间干扰问题一直是制约通信速率提升的顽疾。早在2017年,叶晨晖和团队利用AI神经网络算法和专家知识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在小带宽、低成本的光电器件上,实现了设备标称所能承载容量5倍的超高速数据传输。为进一步增强神经网络的鲁棒性和低成本化改造,他提出并实现了光接入网在物理层上“端到端”的自优化,在提高传输速率和AI模型泛化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智能算法复杂度和网络运维成本。期间,他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项目总负责人,完成超大规模无线前端回传中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完成业内首台AI赋能的超大容量数字模拟混合前端回传原型样机。


在全新的领域探索,有时会面临短期看不到回报的挫折。面对这种情况,叶晨晖却有不同的想法,“很多付出,有时候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因一时得失而骄傲或沮丧总是难免。我有个办法还不错,我经常假想遇到十年后的自己,我唯一能确定的一点是:那时的我一定很感激当年那个从未懈怠的自己。”



时刻保持创新


保持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够在面临困难时时刻保持竞争力,叶晨晖一直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他说“人需要读很多书,得一直读着,不要按本来计量,最好按斤、按百斤来算。”思考的前提是实事求是的大量阅读,技术的、人物传记类的、历史的都很重要,“正确的三观比技术更重要,让我们学会面对困难、面对自己,不迷失方向。”


自2020年起,叶晨晖担任贝尔实验室的部门总监,主持AI/ML赋能的6G无线通信的探索研究,全面推进AI/ML与6G技术融合的前瞻性关键核心算法突破和技术落地。


带着对于创新的坚持,他带领研究团队完成深度融合了专家知识和机器学习算法内生融合的AI-6G智能接收机设计和研发,并实现了在6G太赫兹通信原型样机上的功能验证,峰值速率达200Gbps,相比5G峰值速率达20倍以上,于2022年成功完成由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全球首个6G样机与关键技术测试。2023年研制完成业内首台AI-6G多任务多功能联合优化原型样机,首次实现6G导频信号自适应配置、信道状态压缩与高保真重建、移动设备非视距定位、无线信道环境检测等多项功能的联合优化,降低上下行信令开销60%以上,非视距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2024年进一步完成6G-LLM领域大模型的后训练,实现业内首个能够理解和转译上层业务需求、根据无线网络状况实现6G无线网络自主管控自智运维的原型样机。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首次设立了“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那一年,叶晨晖成为了第一批“全球青年领军者”。在那次大会上,他对未来的展望是:未来的智能6G网络将成为垂直领域千行百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驱动。未来网络将突破传统的传输管道角色,智能化的未来网络,能够感知无线环境,针对不同的上层业务对通信与算力的需求,完成底层网络的全自动智能配置与运维管控。“我们一直希望‘给6G以AI’,实际上,6G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智能体存在。在未来,无线信号覆盖之处,就是智能体所达之处,智能体就弥漫在我们周围,满足人类、机器和不同领域智能体的相互协同与合作。我们正在努力思考和投身于建设这个网络基础设施,这是我们要为行业和社会做的事。”


责任编辑:李轶捷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金高公交 职工三举措迎接今“夏”...

传承薪火,凝聚力量,上南公交组织...

五一童画礼赞劳动者,杨高公交携手...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