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要求“培训机构需自有游艇”,沪游艇培训机构何去何从?从业人员或将考证无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5-06-30 08:54

摘要: 机构消失或导致上下游岗位流失

近年来,游艇作为联动“一江一河”水岸资源的新载体,正逐步从高端消费向大众消费延伸,消费潜力不容小觑。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游艇业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就业方向,游艇驾驶员渐成热门职业。


然而,本报记者采访发现,按照新版《船员培训管理规则》,明年起培训机构需“自有游艇”,高昂的游艇持有成本将大幅推高经营门槛。上海地区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或将面临生存困境,从业人员或将陷入在上海考证无门的困境。


“自有”游艇

成硬规定


“听我们老板说,新规一出,明年上海就没地方考游艇驾照了。这对我们老船员没影响,但对整个行业绝不是好消息。”拥有七年游艇船长经验的老荣忧心忡忡,“身边几个年轻的做水手、安保的同事还想着攒钱以后考证。”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已于2025年1月7日起正式施行,规则明确要求“已取得船员培训许可资质的机构,应在2025年12月31日前满足本办法附录4‘船员培训项目场地、设施设备配置标准’的要求。”关键点在于附录4中关于“2.11游艇操作人员”的“游艇”一项,不再有“可租用”的字样,明确要求“自有”。这也与老荣的担忧对上了号——“明年起,所有培训机构必须拥有一艘产权归属自身的游艇。”


老荣进入游艇行业,既是由于过往海上工作积攒的丰富经验,更多则是出于生计考虑,“游艇船长的工资还可以的。”近两年海洋经济稳步发展,一度成为经济热词,带动游艇行业就业前景向好。游艇船长、水手、管家等对应的岗位收入也水涨船高,成为许多海上从业者的高收入就业之选。这两年户外运动的火热也带动了游艇行业从业人员的年轻化,不少热爱运动的年轻人转行入局。


也因此,作为入行的“敲门砖”,这张必备驾驶证变得格外关键。目前在上海考取A1E驾照(可驾驶所有长度的海上游艇)约需2.5万元,培训周期十多天,上海多家俱乐部都提供报名渠道,但是,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绝大部分俱乐部都采用“租用游艇”作为教具。


“自有游艇”的要求让培训机构望而却步。船舶是重资产行业,据业内人士透露,满足培训要求的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二手游艇价格在四百万人民币左右,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难以消化的成本。


学员坦言

教具非关键


上海游艇培训需求旺盛,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审批发放的游艇驾驶证达373本,除了行业从业者,出于兴趣报名的白领不在少数。


“课程专业,考评严格,含金量相当可以。”今年五月刚拿到A1E证书的汽车工程师杨雪对培训评价很高,游艇上的实操贯穿学习全程,学习的内容包含了海图作业、急救灭火、水文气象等各种技能。


对于新规,她有所耳闻,“说实话,对我们学员来说,实操的效果更取决于教员对船舶性能的了解,游艇是租赁还是自有,与学习效果关系不大。”


杨雪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培训信息并报名的。在这些社媒帖子的宣传下,潜在学员们并不在乎教具,普遍更关注机构的专业性、培训的价格和时间周期。


从业人员担忧

影响产业链


尽管新规带来不确定性,许多学员仍然认为游艇培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培训人员表示,“游艇驾驶证的含金量在逐步提高,虽然目前很多人是出于兴趣学习,但随着行业的成熟,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从事与海上活动相关的职业。”


记者获悉,游艇驾照培训并非上海独有,在三亚、青岛等城市均有类似培训机构,若上海培训机构不具备相关资质,潜在学员只能前往外省考证。“如果未来只能异地考证,我觉得会把很多人拦在门外。”在杨雪看来,大部分成年人没有多余的时间专门到外省市去考证。她坦言,“如果我当时碰上的是新规,我大概率不会再考虑去考这个证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困局,行业人士深感忧虑。游艇培训与俱乐部运营、水上运动等产业链环节深度绑定,机构消失或导致上下游岗位流失。


“上海是座大城市,都说大城市机会多,我也是抱着这个想法来上海打工。”老荣说,“培训没了,客人会少,我也担心影响以后的收入。”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