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健康风险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高温中暑预报直达30万快递员手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5-08-07 14:55

摘要: 市总工会的牵头推进下,气象部门与疾控中心、平台企业展开深度协作。

申城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户外劳动者面临着严峻挑战。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者因长时间在烈日下奔波,成为夏季中暑的高危人群。这个夏天,申通快递30万名一线员工的业务APP新增了一项特殊功能——由上海市总工会、市疾控中心和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联合打造的“科技+滚动预报”系统,首次实现通过快递平台的业务APP将中暑风险信息实时推送至快递员的手机终端。


这套系统的核心突破在于打通了健康风险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在申通快递业务APP上,可视化高温中暑风险信息能够直接触达每一名一线人员的工作终端。黄渡网点的快递员姚显耀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总部的通知经常被群消息淹没,现在APP推送的弹窗清晰醒目,一目了然,防暑措施也更方便执行。”


“相比传统的文字通知,可视化预报更直观,响应更及时。”申通安委会副主任顾超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机制,企业依托该系统建立的三级响应体系包括:“黄色风险”时调整作业时间并供应含盐饮品;“橙色风险”启动“30分钟作业+15分钟休息”轮换模式;“红色风险”则立即终止露天作业。


“终端直达的提醒方式也使应急响应效率提升显著,”申通员工安康保障负责人王宏乾补充道,“基于数据系统统筹安排,各站点统一配备十滴水、人丹等急救药品,全天供应解暑饮品,并与社区医院建立了中暑应急通道。”


据了解,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源于对重点人群防护需求的精准研判。市疾控中心通过长期的气象和高温中暑监测发现,随着申城高温热浪频发,近5年夏季平均高温日数已超30天,高温中暑这一夏季常见急性热致疾病的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其中,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劳动者因长时间暴露在户外高温环境中,成为当前本市中暑高风险人群,其防护需求尤为迫切。


正是基于这一研判,在市总工会的牵头推进下,气象部门与疾控中心、平台企业展开深度协作——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将高精度气象预报数据与疾控中心的中暑监测数据深度融合,构建起本地化的高温中暑气象预报模型,平台企业在其业务APP上开发预报模块。在此基础上,气象部门针对快递员这一高风险群体创新服务模式,将高温中暑预报信息及针对性的防护指引,精准推送至一线快递员的手机终端,实现了防护信息的“点对点”触达。


如今,这种工会牵头推进、专业部门科学指引、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协同机制,正逐步形成“预报-响应-保障”的闭环管理体系。据悉,这套“科技+滚动预报”系统还将延伸至更多快递平台和外卖配送等行业,为更多户外劳动者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安全防护网。


今年,市总工会推出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七大主题行动,涵盖法治护航、安居乐业、餐食无忧、安康守护等领域,计划通过3至5年持续发力,打造上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品牌。


责任编辑:李轶捷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025年“幸福直通车”浦东专场...

上海读书节首场场景读书会举行,在...

第三届上海职工文化季启幕,全年举...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