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上海书展,他哭了两次,外卖诗人王计兵:我一直是那个赶时间的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25-08-15 13:55

摘要: 王计兵在活动前和记者聊开了,他说自己永远是那个赶时间的人,一直有一股力量推着他不断向前。

“今年回到老家,我和75岁的表哥聊天,我和他说,日子再苦也要微笑,表哥回我,你上过春晚,你说啥都对。”王计兵笑着和上海的读者分享他的家长里短。昨晚做客上海书展,带着他的新书《手持人间一束光》,王计兵在活动前和记者聊开了。


2022年,已经送了3年外卖的王计兵一下子火了,诗人陈朝华将他的诗作《赶时间的人》发布在微博上,“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这条微博转发量很快突破了10万。“外卖诗人”这一标签此后便被牢牢地订在了他的身上。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永远是那个赶时间的人,一直有一股力量推着他不断向前。而谈及母亲、女儿时,这位已经57岁,平日里永远带着笑容的诗人两度落泪。


“我的社会价值高于文学价值”


王计兵出生在江苏邳州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了谋生,他做过很多工作,包括在工地做力工、在火车站做装卸工、一度带着女儿捡过废品。2019年,他注册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半年之后,他便写出了那首《赶时间的人》。直到2022年的爆火,王计兵感觉到被一股力量托了起来,其中万千网友对他的认可让其备受鼓舞。


接受采访时,记者向他抛出了一个问题,“此前在漓江文学奖上发表对去世女友感人致辞的青年作家刘楚昕曾担忧自己的作品其实撑不起如此巨大的流量,你会不会有类似的担忧?”王计兵坦诚回答:“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认识,我的社会价值是高于文学价值的,某种程度上,我的文学水平是被原谅的,是没有受到很严苛的评价的。”王计兵说,自己的第一本书,《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副标题为什么不是一位研究生的诗,一位博士生的诗?他认为自己的身份标签是最被外界关注的。“今年和很多读者见了面,他们对我的过往,经历都很感兴趣。外卖员的身份就像是一块硬壳,罩在了我的身上。”王计兵告诉记者,这种身份标签有时候是压力,更多时候是动力,心里总憋着一股暗劲,“我要持续不断地写作,拍着胸脯做出证明,我们素人写作也能行的,不要让网友失望。”



为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落泪


这次来到上海书展推荐他的新书《手持人间一束光》,出版社把见面会的地址放在了朵云书院诗歌店里,在莎士比亚、拜伦、惠特曼、叶芝等大师作品的环绕中,王计兵坦言自己每一次和读者的见面都会紧张局促。复旦大学作家梁永安当天也来到现场,他说,王计兵的诗歌不但有“劳者歌其事”的传统,更有普通人对生命的省察。而只有当王计兵沉浸在自己诗作中的时候,才是他最放松和自由的时刻。



当晚,王计兵诵读了他的部分作品,当现场朗读那首《娘》时,他再一次情难自禁。“我喊一声娘,就心疼一下,再喊一声娘,就想动用丝线,缝补千疮百孔的过往......”还未读完,他把双手捂住了眼睛,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是一首时刻会刺痛他的诗,王计兵说,他在母亲床前为她读过,每一次读到“我喊一声娘”,母亲都会轻声应和。母亲很多次都会点名,要王计兵给她读这首。王计兵说,不是都读过了吗?是不是母亲记性不好了。直到母亲去世,他才被家人告知,其实母亲就想他读这首诗,喊她一声娘。


原本一个小时的见面会,在诵读作品和互动交流中很快就超过了一个半小时。王计兵在现场和读者毫无保留地分享他的生活、他的家庭、他的改变。现场许多读者与他一起落泪,在王计兵的编辑郭良忠来看,这是和大部分的作家见面会截然不同的,“王老师的见面会,更像是和读者在唠家常。”


王计兵会分享他和女儿通电话过程中长久的沉默,“那种沉默起初让我担忧,但后来发现是她要给我一个惊喜,因为她终于考上了药剂师证。我那天又哭又笑,和女儿定下规矩,以后不许这么捉弄爸爸。”擦着眼泪笑着说完这样的对话,台下一位男性读者也脱下了眼镜默默擦拭。或许也是在这一刻,诗歌就像一束光,照进了王计兵的生活,也照进了每一位普通人的生命里。


(王计兵接受采访,谈流量和作品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摄 影:庄从周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暖心1888小哥驿站涌动别样清凉...

在无声送餐世界笑对生活酸甜苦辣,...

年轻人爱上了淘旧书,故纸堆里的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