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快!有人昏倒了!”一阵急促的惊呼打破了高速行驶大巴车的平静。近日,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钻井分公司员工张宝刚、何亚利在从临沂返回威海的倒班途中紧急救援了一名昏倒的乘客。
当日傍晚,大巴车行至半途,一名年轻女子突然瘫倒在座位上,面色惨白如纸,随即全身开始剧烈抽搐,呼吸微弱,意识模糊。车厢内顿时陷入一片慌乱。“我们听到动静,第一反应就是冲过去。我们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员工,急救是我们的必备技能!”当事人张宝刚回忆道。
张宝刚、何亚利两人迅速俯身,一个轻拍重唤、一个探查颈动脉,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何亚利喊道。他们默契配合,在拥挤的车厢内小心翼翼地将女子平抬至过道。
“车厢地板很窄,也很颠簸,但顾不了那么多了。”何亚利事后说。他双膝跪地,按照在日常工作中训练了无数遍的标准流程,清理呼吸道、定位、开始持续不断的胸外按压。张宝刚则在旁协助监控患者状况,并大声疏导围观乘客:“大家不要围太紧,保持空气流通!”
与此同时,大巴司机也果断应对,一边紧急联系120求助,一边寻找最近的安全停靠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经过数分钟不懈的高质量按压,女子胸口开始有了自主起伏!
“有了!有了!呼吸回来了!”车厢内有人激动地低呼。女子苍白的脸色也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全车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随后,车辆安全停靠,女子被顺利转送到120救护车上。直到此时,张宝刚和何亚利才感觉到膝盖的疼痛和手臂的酸麻。
“公司一直都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我们在平台上经常开展心肺复苏及AED使用等培训,这些应急的本领,让我们在真遇到事儿的时刻也能顶得上。”两位员工表示。正是这套严密的训练体系,给了他们挺身而出的底气。
面对获救者家属的感谢和周围的赞誉,这两位“平凡英雄”却显得有些腼腆。“真的没什么,那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学过急救的人都会伸出援手。这就是我们的本能反应。看到人救过来了,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