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由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共同主办的“传承匠心 筑梦未来”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上演。正值开学季,来自教学科研、智能制造、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五位劳模工匠组成“专家天团”,与200余名交大学子面对面,带来一堂跨越代际、行业与梦想的“开学第一课”。活动现场,上海市劳模工匠进校园“千人师资库” 正式发布。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郑钢淼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讲师代表颁发聘书,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代表学校致欢迎词。
匠心薪火传承
“专家天团”闪耀校园
活动现场金句频出、互动热烈,闪耀着匠心与青春碰撞的思想火花。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张荻以《材料强国筑脊梁 科研报国践初心》为题,分享自己三十多年来与金属基复合材料打交道的故事。他寄语青年学子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中国材料成为托举科技强国的钢筋铁骨,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全国劳动模范、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蓝星研究院院长肖素枝以《科技筑就梦想 创新引领成长》为题,从“星逻起步”“硬核展翼”“遨游未来”三方面展开了一幅无人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画卷,寄语青年学子既要有敢闯“无人区”的勇气,更要有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的匠心,让中国智造在世界更多角落留下温度。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联席主任张金全以《坚守法治初心 砥砺担当使命》为题,讲述一名法律人从山村学子到人民大会堂的奋斗故事。他勉励青年学子始终秉持劳模工匠精神,以专业为凿,以良知为尺,以信念为灯,用匠心与奉献诠释奋斗者的时代担当,镌刻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答卷。
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工匠、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输电运检专业工程师何冰以《思源湖畔植初心 铁塔银线守光明》为题,生动讲述了作为“光明守护者”活跃在输电线路运维检修一线的奋进故事,鼓励青年学生心怀家国,脚踏实地,用自己的专业与创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国能源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永续光明。
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紧急医学中心主任陈尔真以《以劳动践初心 以匠心护生命》为题,用三个真实故事诠释医者仁心,勉励青年学生把“认真”刻在心里,把“坚持”融进每一步行动,既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也有“把小事做细”的耐心,在时代的浪潮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课堂讲授+动手实践
“千人师资库”赋能教育
现场,上海市劳模工匠进校园“千人师资库”正式发布。该师资库汇聚全市1000位劳模工匠,覆盖智能制造、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20余个行业领域。课程资源主题多元、内涵丰富,呈现“课堂讲授+动手实践”多维度特色,并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沉浸式教育场景。后续将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实现劳模资源与学校需求的“一键匹配”,助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近年来,在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推动下,打造“千人师资库”成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的重要举措。据统计,2024全年,全市共有2433人次劳模工匠走进932所中小学、高等院校,开展各类活动共计1879次,覆盖师生超过97万人次。
现场,师生还与劳模代表围绕“科研初心”“技术迭代”“AI+医疗”“职业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对技术报国与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劳模群体对青年成长的真诚引领,彰显匠心精神与青春智慧的双向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