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变身“外包儿女”,月入过万!专家提醒:行业需规范发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兰英 发布时间:2025-09-24 17:18

摘要: 如今,继“全职儿女”后,又出现了一个新词语——“外包儿女”。

前段时间,曾有暂时待业在家的年轻人笑称自己的工作是“全职儿女”,该词曾一度在网络引起热议。如今,继“全职儿女”后,又出现了一个新词语——“外包儿女”。辽宁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雷霆保镖团队”转型提供陪伴老人服务,化身“外包儿女”,通过聊天、陪诊等满足空巢老人情感需求,引发广泛关注。


事件回顾:


“硬汉保镖”转型“外包儿女”,温情服务“引爆”市场


近期,辽宁大连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雷霆保镖团队”意外走红。团队创始人阿灿与战友原本主营私人安保、反家暴及校园霸凌干预等服务,却因客户一句“能不能帮我去看看我爸”开辟新业务——化身“外包儿女”服务空巢老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空巢老人在老年群体中占比已超一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70%。在《老年人监护问题研究报告》调查的1611名对象中,长期空巢老年人约占40%。陪伴,成了老人们最真实的渴求。


于是,这群平均身高超1.8米的“硬汉”如今频繁出入医院、养老院,提供陪诊聊天、“假扮”亲属出席活动等服务,单次收费500至2500元。三个月内团队从9人激增至超千人,退伍军人和律师背景成员最受欢迎,不少队员月入过万。据相关报道,该团队强调,所有服务合法合规、全程录像,目前业务已扩展至全国多城。用阿灿的话说:“我们不接暴力单,只做温暖的事。”


网友声音:


引发热议,网友褒贬不一


“外包儿女”一词,迅速在各大网络平台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比请保姆贴心,比子女及时”“是不是以后过年也能‘租’一个回家”……部分网友认为,“外包儿女”这种服务的出现,对于远在外地实在无法抽身、不能及时到父母身边的儿女们而言,无疑像是一根“救命稻草”。“有人能替自己去看看爸妈,陪他们唠唠嗑,我觉得很好。”对于有相同处境的子女来说,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心理慰藉。


“这不算欺骗吗”“交易毕竟不是亲情”……也有网友指出,“外包儿女”不是持证上岗的护工,护理知识欠缺,遇到突发状况很难正确应对。另外,有人担忧“外包儿女”与老人相处过程中易引发财产纠纷,牵涉法律问题。并且,毕竟“外包儿女”不是亲生子女,靠金钱维系的“亲情”一旦疏离,后续或许会对老人的心理造成伤害。


“这是刚需,是未来的好职业!”还有网友十分看好这份职业的市场前景,甚至有人表示若有机会,自己愿意尝试进入该行业。


专家观点:


情感服务专业化,规范发展是关键


针对“外包儿女”这一新兴服务模式的兴起,相关领域专家从市场需求、职业规范等维度进行解读。


社会学专家指出,“外包儿女”服务折射出空巢老人情感陪护的市场需求,但需关注伦理规范。“外包儿女”的走红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空巢老人情感陪护需求的集中爆发。“这是一种市场化、专业化的情感补偿服务,其核心价值在于以契约形式将非正式照料‘显性化’,但需警惕情感商品化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服务标准与伦理准则,明确服务边界,例如涉及财产处置等敏感事项领域。


职业发展层面,人力资源专家则提醒从业者需注重专业能力建设。“情感陪伴也需要心理学、基础护理等专业知识支撑。”她建议从业者考取养老护理员、社工证等资质,同时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专家还补充道,例如,通过标准化合同明确服务内容、隐私保护条款等。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