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当国家会展中心各大展馆开馆迎客时,整洁明亮的展厅背后,一条高效运转的垃圾处置链已悄然启动。约60吨生活垃圾,从展馆产生、前端收集,到基地中转、末端处置,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才能保障展会的顺畅运行。
距展馆3公里的城投环境徐泾垃圾转运基地,是这条保障链的关键一环。基地经理李建清和他的团队,承担着国家会展中心核心区及周边街镇生活垃圾的转运保障任务。“日产日清,确保每一吨垃圾都能安全、及时转运。”李建清说。按照工作方案,他们配备专位、专箱、专人、专车,并实行定线、定点的管理机制。稍早前,基地已对专用泊位进行了修复,场内污水池提前清淤,设施设备定期自查自检,一切只为保障设备“零故障”。
“进博会常办常新,我们的保障也在同步升级。”李建清在中控室里指着屏幕向记者介绍。今年上线的进博保障平台2.0版本,是他们的“智慧中枢”。通过沉浸式三维模型,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收运、转运、处置的全流程动态。系统具备车辆行驶监控、设备异常提醒、集装箱满载预警等功能,实现全过程可追溯与闭环管理。平台还将公司“一厂三站”作业流程制作成3D动画,让管理人员清晰掌握作业进度与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让看不见的流程都‘活’起来了。”李建清说。
从基地投运起,李建清就参与了每一届进博保障工作。“经验肯定是有的,但我还是把每一届都当第一届来做。”他说。由于展会期间垃圾收运时间不固定,这几天他和管理团队都驻扎在现场,随时调度指挥。深夜的基地灯火通明,调度室的屏幕上闪烁着实时数据。李建清说:“虽然每天披星戴月,但只要展馆干净如初,我们所有人就觉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