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办博、勤俭办博、创新办博”是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总体要求,园区内的许多生态设计或巧妙隐藏其中,或已然成为“网红打卡点”。繁花似锦之下,记者带大家来悉数花博园内有哪些绿色生态硬实力。
厨余垃圾100%循环利用
第十届花博会开幕一周以来,每天有数万人参观游览,在园内用餐产生的厨余垃圾怎么处理?劳动报记者从光明食品集团获悉,刚刚成立的“花博会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能够就地处理厨余垃圾,实现100%循环利用。
光明花博会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对花博园区及小镇范围内的厨余废弃物、绿化修剪物、畜禽排放物等进行处理,通过科学、高效、低成本的利用,将垃圾变为有机肥料。
以众多游客消费过的餐饮点花栖堂为例,用餐产生的所有垃圾均严格分类处理。其中,厨余垃圾经过降解后,变成有机肥料,后续还将通过园内零售网点,供游客选购,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就地处理、变废为宝”的垃圾处理方式。餐厅里的餐具则全部由天然材料制成,包括纸制品、秸秆、淀粉等,可回收降解。
上海首座零碳公共建筑或诞生于此
花栖堂作为临时建筑,在建设和运营时,也遵循低碳原则。整个建筑为全钢结构,未来拆除后,所有建材均可循环再利用。同时,建筑屋顶采用天窗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为中庭餐饮区提供优良的日光体验;餐厅采用光感智能照明系统,日照充足时,人工照明能耗可直接降低50%。
此外,屋顶侧窗和一楼大门常开,在机械式通风促使下热空气上升,形成自下而上的“拔风”效应,加大空气流通,减少空调使用。未来,花栖堂还将通过碳补偿等方式,成为上海首座零碳公共建筑。
复兴馆为啥只“造了一半”?
记者还从光明食品集团获悉,基于各种环保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花博园获颁国际SITES绿色可持续场地金级认证证书。凭借259.51公顷的认证面积,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面积的SITES认证项目。
复兴馆和世纪馆获得WELL金级中期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个获得WELL金级认证的博览馆类建筑。同时,复兴馆、世纪馆、竹藤馆均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其中,竹藤馆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复兴馆和世纪馆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于近期正式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复兴馆目前只“造了一半”。这是因为,设计团队按照永久性建筑的标准去设计复兴馆,造一半、满足一个多月的展会功能之后,再进行后一半的设计建造,从而达到“生态办博”的效果。
细微之处隐藏着生态科技元素
在复兴馆南侧,由光明乳业收集500万个牛奶盒制作的环保椅成为大花海景观最热门的景点,几乎每位路过的游客都会坐一坐。
据介绍,整个长椅用了52吨的牛奶利乐包装盒,其中每块材料回收2200个利乐包,全部长椅共回收约502.7万个利乐包装,且该设计目前已获申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近日,光明食品集团还收到邀约,希望能在上海其他公共场所也设置一些类似的环保椅,生动诠释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另外,光明集团在打造7公顷“超级花卉工厂”温室的同时,还在花博园区大花核心区西南侧建设了一处“花与科技”智能微型温室,建筑采用内遮阳+全中央空调控温技术以及全自动灌溉系统,并运用国际先进的完全可降解蔓绳技术,避免传统作物种植过程,尼龙绳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在科学种植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注重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