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五一”小长假,上海车市涌动着久违的热闹。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现场,观众摩肩接踵体验新车、咨询优惠;线下门店内,看车市民围着展车计算补贴、洽谈置换方案。从展会到终端,政策 “红包” 精准滴灌市场,车企摒弃单纯 “价格战”,以场景化创新和服务升级直击消费痛点,点燃汽车消费市场热度。
车展与精准营销“碰”出火花
4月23日至5月2日的上海车展,101万人次观展客流创下近五年新高。上海车展首次延长至“五一”,更是将车展助力汽车消费推至高潮。
小长假车展期间,新能源车区尤为火爆:比亚迪展台前,排队试驾腾势N9的观众排起数十米长队,工作人员手持写有 “置换补贴最高叠加3万元”的立牌穿梭引导;问界展台的洽谈区座无虚席,销售手持平板向观众演示“购车享万元保险补贴+终身免费基础保养”的组合政策。
“每天要接百来组客户,嗓子都喊哑了。”理想产品顾问谢星宇笑着说,展会期间品牌推出“车展专属价”,24款L系列多款车型,在“五一”首日就已售罄。
不同于车展媒体日和专业观众日,“五一”车展期间,车企的营销重心也从 “技术秀” 转向 “需求响应”。
智己汽车在展台搭建了亲子互动区,让家长在体验L6的 “贝果舒压座椅” 时,孩子能在一旁涂鸦;上汽大通把新途远界房车开进现场,开放车内厨房、床铺的实景体验,针对露营爱好者推出 “购车送万元改装礼包”。数据印证了策略奏效:问界M8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2.5万辆,智己L6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收获超5000张意向金订单。
“政策放宽后,我们门店的外牌置换客户占比飙升至40%多,成为新的增长点。”南翔印象城蔚来中心销售顾问李佳伟介绍,优惠方面,叠加公司的上海车展专项补贴6000元、嘉定购车补贴等,整体优惠力度最高可达5万多元,“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带动下,五一期间我们门店的客流环比实现250%—300%的爆发式增长。”
同样位于南翔印象城的智己汽车体验中心也人气十足。作为品牌最新力作,智己L6的预售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新车预售48小时就收获9000张订单。
市民王先生就奔着这款车而来:“我名下有一辆外牌燃油车,享受上海以旧换新补贴可以立省1.5万元,在嘉定门店买车还可以叠加享受1000多元购车补贴,再叠加新车预售的权益包,综合优惠力度比较大。”
传统车企则在服务端发力巩固优势。上汽大众门店推出 “保值焕新” 套餐:承诺三年后车辆残值不低于发票价的 55%,同时赠送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我们算过账,加上政府补贴,一辆帕萨特置换新能源车型,用户实际支出能比原价低4万多元。” 售后服务负责人表示。这种策略见效显著:4月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2%,其中置换客户贡献了近四成业绩。
汽车消费迈进新周期
5月初,多家车企陆续公布4月销量及交付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回暖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依然是增长主力。
车市升温的背后,是政策 “精准滴灌” 与产业 “自我革新” 的双重效应。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实施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已累计拉动新车消费超200亿元,今年一季度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50%,为新车市场输送了大量潜在客源。
“政策不仅是刺激消费,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杠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车展论坛上指出,车企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本质上是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的再平衡;消费者的理性回归,则加速了这一进程。“花4万元选装高阶智驾,不如多买两年保险。” 论坛上一位车主的发言,折射出市场对技术价值的重新评估。
从车展现场到线下门店,从政策文件到用户体验,上海车市的回暖不仅是数字的增长,也预示着汽车消费正从 “规模扩张” 迈向 “价值升级” 的新周期。
头图为“五一”上海车展现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