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美市场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中企全球化布局的关键目标。近日,毕马威中国发布《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洞察之启航欧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深度解析中企进军欧美市场的战略路径与破局之道。
当前,国际间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带来诸多变量,中国新能源企业凭借完整产业链、自主可控、技术领先等优势,在加速“出海”过程中,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提升跨国运营能力,开拓新增长空间。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近年来,中国创新科技带动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能源转型培育了关键土壤,新能源企业随势崛起,并积极对外延伸市场边界。扎根在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中,中国新能源产业占据着多方面优势。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中国的优势在于全系统产业链的完整性、卓越的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在可持续、绿色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欧美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和升级需求日益迫切,这将为电网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大规模的投资机遇。凭借这些优势,中国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毕马威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洞察的最新成果,此次发布的《报告》延续此前对中东、东南亚市场的研究框架,聚焦欧美两大核心市场,系统剖析光伏、储能、风电等领域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及竞争格局。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主管合伙人李瑶指出,中国企业已经从初期的“产品出海”向“生产、服务及供应链出海”延伸。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应意识到,应该对发达市场的高监管和合规要求进行充分研究,对目的地市场做足深刻考察,建立系统性战略规划与布局。
《报告》显示,欧盟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通过“欧盟绿色新政”“净零工业法案”等政策组合拳,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提升至45%,并计划投入5840亿欧元用于检修、改善和升级电网,为光伏、储能、输配电设备等领域创造千亿级市场机遇。
尽管欧美市场潜力巨大,但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仍需应对多重挑战。而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欧美市场凭借其明确的政策导向、旺盛的市场需求及技术创新的高门槛,成为中企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战场。
毕马威中国此次发布的《报告》,不仅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从政策解读到战略落地的全方位洞察,更展现了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破局前行的可行路径。未来,依托专业服务支持与持续创新,中国新能源企业将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在欧美市场这片“试金石”与“增长极”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