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昨天正式出梅,今年是一个非典型的黄梅天,出梅时间较常年偏早9天。今年的梅雨天表现出了“雨少温高”的非典型特点,对于职场人来说,高温的烤验更是早早到来。在正式出梅后,沪上职工将要面对连续的高温天气的挑战。如何消暑,有何凉策?本报调查栏目联合申工社,进行了一项调查。对于如何避暑,接受调查的网友表示会自备一些消暑神器,如遮阳伞、防晒霜、草帽、便携小风扇。而在户外工作的职工则更需要大量补水并做好全套防晒工作。此外,市总工会此前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夏季职工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工作,降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发生。记者采访获悉,沪上各区、企业工会都已经行动起来,为职工提供消暑良方。
职工消暑办法多
自带小风扇、自制清凉饮料
日前,本报调查栏目联合申工社进行了一项名为“职场人如何应对酷暑”的话题调查。调查发出后,共收到140余条评论互动,阅读量超过5万。由于今年上海自6月12日正式入梅以来,全市平均梅雨量为61.8毫米,较常年偏少7成,市区雨量88.8毫米,较常年偏少近7成。雨少气温高也成为今年梅雨季的一大特点,且35℃以上的高温日偏多。6月12到30日,市区高温日数共5天,与1893年并列位居历史同期第3位。
非典型的梅雨天也让沪上职工早早地便开始了消暑的工作。记者梳理调查的互动评论时发现,绝大部分职工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个人消暑办法。有网友便留言表示,自己早早地便把办公室的坐垫换成了清凉的冰丝凉垫;在公司里加大饮水量;购买了类似冰宝贴一样的解暑降温贴用于上下班通勤路上。
有网友在评论中如此描述他的消暑一天:一到办公室,先开窗通风半小时,随后拉下可调节的窗帘,打开电风扇,泡上一杯菊花茶,开始上午的工作。中午天气会比较热,就会配合风扇打开空调,温度控制在26-27度左右,环保又节约。如果有一杯家里带来的冰镇绿豆汤,那这一天堪称完美。上下班路上,遮阳伞、防晒霜、草帽、便携小风扇是我的四大法宝。
还有网友不仅从生理上降温,心理上也要做足消暑工作。“我会把电脑的壁纸换成西瓜柠檬,水蜜桃冰块。然后在面前放一些水培植物,这样放眼望去都是清凉,工作起来就会有一种心静自然凉的感觉了。”
而ID为“半罐雪碧”的网友表示,自己是室外工作者,酷暑也会在外面工作,非常晒。他会带好专门的防晒帽,做好全套防晒工作。“多喝水,盐汽水。中午食堂里还有绿豆汤,公司工会给我们准备的,这样一来,整个人就会舒服很多。”
此外,还有网友也给出了自己的善意提醒,“酷暑天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这条评论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支持。
市总工会推“凉策”
为职工做好八件事
面对高温天气,市总工会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夏季职工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为职工做好八件事,给他们带去清凉和关爱。通知要求,各级工会履行监督职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工会监督检查职责。认真履行法律赋予工会的群众监督职责,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主体责任,预防发生职业性中暑事件。协助和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制定防暑降温工作方案和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习。要通过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等途径,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推动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督促用人单位在高温工作场所或高温天气户外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设施。高温工作场所要配备防暑饮料和急救物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高温作业现场防暑清凉饮料供应。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时间。督促用人单位组织开展高温作业岗位职工专项健康体检。对不适合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监督用人单位调整其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工作岗位。督促用人单位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做两头,歇中间”。加强高温工作场所、高温天气户外劳动者轮换休息,缩短连续作业时间,特别是高温环境下要缩短到两小时以内。
足额发放高温津贴和劳防用品。督促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和防暑降温劳防用品。高温作业现场提供的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急救药品不得充抵高温津贴。加强高温作业劳动者个体防护,尤其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要督促相关单位根据需要,为其提供防护服内可穿戴的风冷马甲、散热背心等个人防护用品。
此外,通知要求,各级工会要聚焦重点人群,广泛开展高温季节服务职工活动:实施高温慰问“送清凉”活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人群,通过送清凉物资、送健康体检、送法律维权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送清凉”活动。同时,配合用人单位,协调解决高温一线职工现实困难。主动关心从事露天作业或高温作业岗位的职工,尤其是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利用各类阵地资源服务职工。积极拓展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健康服务点、职工服务中心等职工服务阵地的功能,将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纳入服务对象。
对于高温天气的安全生产,通知也指出要加强劳动保护教育培训。建筑工地、物流运输等重点场所加强防暑降温宣传教育,加大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的培训力度,普及防暑降温知识。同时,结合《关于加强本市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期间劳动保护工作的操作指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引导职工遵章守纪。结合全国和上海“安全生产月”和《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推动防暑降温和安全卫生知识主题宣传活动进工地、进企业、进楼宇、进园区,倡导职工在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期间的科学饮食。
各区企业工会积极行动
实地勘察落实各项关爱政策
随着出梅后,高温天的热潮一波波来袭,沪上各区以及企业工会也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推出各项高温天气下的关爱政策。记者采访获悉,金山区内的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6月下旬开始,在员工(全部员工,包括行政人员,650人左右)每日午餐中,随餐配送绿豆百合汤,并为一线员工(覆盖员工大概580人)准备了盐汽水、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品,由各部门、车间按需领用。上海阳申石化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为防暑降温,公司给现场作业人员提供盐汽水,有冰柜冰箱等条件的地方还会提供雪糕等消暑饮品。持续高温时会协调甲方提供酸梅茶、绿豆汤等。而金山区总历年来的实事项目,“爱鑫冰柜”也已开始启动,此前四年,“爱鑫冰柜”以市政工人、环卫工人、快递物流员、网约送餐员、绿化养护员、交通警察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四年来已经服务了超15万人次,户外工作者可以在“爱鑫冰柜”的各个点免费领取矿泉水和冷饮等。
而对于一些特殊岗位下的员工,企业也在制定专门的计划为奋战在高温岗位的一线员工送去清凉。东方明珠新媒体工会将为旗下尚世影业正在横店坚持拍摄的《战上海》剧组以及即将进行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的广电制作团队送去清凉慰问品。7月1日重新开放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广场上、在游船码头值勤的员工以及东方绿舟室外的工作员工都是工会重点关心的对象。此外,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中内洗衣房员工由于特殊工作环境,每到夏天都会遇到高温考验,工会也会为他们制定专门的作息时间以及送上专门的消暑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