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熟不逾矩,是最舒服的关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女性家园 发布时间:2024-07-11 12:50

摘要: 人与人之间保持舒适的距离,才能让关系变得愈加紧密。

世间一切关系,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一切麻烦和冲突,只因有意无意中突破了这个界限。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奇妙,就在于分寸的把握。保持舒适的距离,才能让关系变得愈加紧密。

01、亲子之间,亦师亦友

毕淑敏说:“和我们的孩子相处,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钱钟书与杨绛夫妻恩爱,两人育有一个女儿。

女儿乳名阿圆,钱钟书曾经认真地对杨绛说:
“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孩子,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便是杨绛与钱钟书的亲子观。

钱钟书是个才子,有了女儿阿圆之后,他亲自培养女儿学习外语。不仅是英文,还教不少了法语、德语的单词。


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时,钱钟书就怂恿女儿去人前“卖弄”。阿圆就八哥学舌那样回答,客人听了哈哈大笑。阿圆还以为自己很博学,不免沾沾自喜,塌鼻子都翘起来了。

阿圆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在钱钟书的开放式教导下,阿圆最终考入了俄语专业,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

02、夫妻之间,相敬如宾

两个人,一辈子,着实不容易。与其乍见之欢,不若久处不厌。

杨绛曾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谈到自己的父母。她说:“我的父母好像老朋友,他们谈的话真多。过去的、当前的,有关自己的、有关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两个人一生的对话好像一条长河。”

这种相处之道,深刻影响着杨绛与钱钟书的婚姻。

杨绛说:“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该是能做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

她与钱钟书是公认的模范夫妻。两人才学相当、志趣相投,生活中也有共同语言。在起居室内各自占据一张书桌,杨绛静静地读书,钱钟书就在一旁专心写作。

忙碌起来互不干涉,闲暇时可以一起探讨学术、也能共同经营婚姻。

唐高宗李治有一言:“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好的婚姻就是这样,细水长流、相敬如宾。

03、朋友之间,熟不逾矩

三毛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不然反生隔离。”

年轻时,杨绛与费孝通同在东吴大学读书。费孝通曾苦苦追求过杨绛,却遭到明确拒绝。他想了个法子,迂回地提出要跟杨绛做朋友。杨绛态度坚决,对他说:“做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

费孝通只好放弃追求,成为了杨绛的老友。多年后,钱钟书去世。费孝通看望杨绛,隐约透露出再续前缘的意思。杨绛不愿因此断送多年的友谊,只是礼貌地送他下楼离开。杨绛对费孝通说:“楼梯不好走,今后你也不要‘知难而上’了。”

对待爱人,杨绛甘愿奉献出朋友般的知心;对待友人,杨绛却始终保持着“不逾矩”的距离。

待人有分寸,做事有底线。熟不逾矩,才是最舒服的关系。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预承诺”和“慢恋”,是为了更好...

别在婚姻里挂科,尤其别在处理这个...

感情中,当从“受害者心态”转变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