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下越来越匆忙的生活节奏中,有不少人提倡断舍离、极简主义等生活方式,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更多地关注自我。在整理、收纳外在物品的同时,也是整理、收拾心中的混沌,让一切都回归简单纯粹。今天要分享的是3位职场女性的收纳方案。
厨房里的收纳神器
龚小姐是做外贸工作的,有一个小两居的房子,她一个人住,外加一只猫。为了方便,她装修的时候选择了开放式厨房。厨房收纳要简洁好看,也要实用拿得到,比如厨余垃圾桶就挂在灶台上,不用弯腰就能方便地扔垃圾。
有几件厨房收纳神器龚小姐很喜欢:
白色直角收纳盒
龚小姐说:“要充分利用厨房储物柜里的每一寸空间。”白色、直角、方便抽拉的收纳盒,既可以保持储物柜的整洁,也更易于拿取储物柜深处的物品。
透明密封罐
由于一个人住,所以东西消耗得慢,比如拆开但没有全部倒入调料盒的调味品、挂面、意面、没吃完的杂粮等,放在袋子里不好翻找,花里胡哨的袋子也会显得杂乱,透明密封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密封性好的玻璃罐,放杂粮、干货都可以,而且罐子里装的东西一目了然,方便使用。
柜下储物篮
柜下储物篮哪里都能挂,挂在水槽边的吊柜下,可以用来放些需要晾干的餐具,搭配S形挂钩,可以挂带手把的杯子、瓶子等。储物篮也可以挂在柜子里面,放咖啡用具或是水果,好拿好放。
高效率衣帽间收纳
田女士在一家地产公司做培训,她出差比较多,认为衣帽间收纳很重要。好的收纳能帮她高效率地搭配一套衣服出差,还带几套换洗。
衣柜上层:用大号收纳篮放不常穿(或换季)衣物,并用叠衣板叠好后竖直码好。
衣柜中层:用带防滑设计的肩带衣架垂直悬挂当季衣服,将衣服搭配好,以西服套装为主。
剩下的小部分空间挂一个开放式格子储物件,用来分类收纳毛巾、浴巾和贴身衣物。
衣柜下层:用大号收纳箱装真空压缩后的床品被子,或者用鞋盒收纳鞋子。
田女士还在衣帽间布局了化妆的区域,换衣梳妆一气呵成无需跑来跑去。
全家人适用的收纳系统
何女士是一名财务,家有两个“熊”孩子,想让家里井然有序有点难。关于收纳,她的诀窍有两个:一是不要追求完美,二是打造全家人都能使用的收纳系统。
追求完美的人收拾房间喜欢“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但实际上这样往往陷于两种境地:一,因为彻底收拾屋子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要么迟迟不开始,要么做到一半就没时间或没热情了;要么是终于克服种种困难把屋子收拾完毕了,但老公或孩子的一个小动作,比如杯子放错了位置,或者玩具铺了一地,就会让自己觉得白白整理了。
其实不必追求完美,比如每天都用的吸尘器不必天天收在柜子里,放在桌子下面即可。洗好的衣服也不必叠,只要收放起来即可。不追求完美,偷懒也不用自责,只追求“健康、清洁”的生活即可。
何女士也没有把家庭收纳当成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她创造了一个全家人都能使用的收纳系统。
她发现学校和幼儿园的收纳体系即使每天被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人使用,还能保持整洁有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物品数量少,二是柜子、架子等收纳工具都会贴标签。所以任何人都能轻易拿出需要的东西,也都能轻松放回去保持原样。
她将这两个原则应用在家里,便是这两条:一、精简物品,对经常使用的物品充分过滤,只选择必需品;二、贴标签,分类收纳。她用这种方法打造出了一个方便全家人使用的收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