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老师,你们的月饼上车啦!”“开始配送了,需要自提的小伙伴可以来取货了!”临近中秋,“王家沙family and friends”VIP微信群里比往日更添一份热闹。
“最近我们新推出了一款牛肉芝士月饼,在团队成员的反复尝试下,我们优先在VIP 微信群里让老顾客试吃、提意见,这样就能更直观地改进。”上海市劳模、上海王家沙点心技术总监虞仁瑛说,今年的净素月饼经过改良创新,采用花生油起酥,更加松软香口,在顾客群里也广受欢迎。
以虾肉馄饨、蟹粉生煎、豆沙酥饼、两面黄“四大名旦”,汤团、八宝饭、青团、小笼、馄饨、面、糕团、月饼“八大系列”为载体的王家沙,至今享誉沪上 76 年。持续不断的创新,是这家老字号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经久不衰的秘诀,而近年来背后的支撑力量,是一支永续创新的队伍——
作为第三代上海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术传承人,虞仁瑛从学徒到初级,再从中级到高级,夯实基础、用心研制,积累沉淀了40余年。在她看来,制作点心,万变不离其宗的秘诀就是“基本功”。2016年12月,依托王家沙本帮点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虞仁瑛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传道授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严格技术标准,推陈出新。虞仁瑛言传身教,对徒弟执教传艺,带领团队对现有、曾有产品进行大量梳理和研究,形成书面档案,对名优产品精雕细琢,对季节产品精益求精,对日常产品规范要求,使产品有严格的规格标准、技术规范。
2017年,外派至香港王家沙15年的虞仁瑛回归上海王家沙,带领团队投身王家沙虹桥机场店的筹备与开张,推出了王家沙2.0版。机场对餐饮店铺的设施设备要求高,对卫生条件规范严,然而在调试过程中,门店厨房的蒸汽、油烟屡屡触响机场烟雾警报器。因此,虞仁瑛带领团队多次与供应商交流对接,采购设备,难题迎刃而解。奶油八宝饭、海鲜葱油薄饼……在对传统特色点心不断改良和创新的过程中,点心的品质和知名度得以提升,2.0版王家沙焕然一新。
“中老年顾客喜欢王家沙的传统点心,但老字号也需要寻找新口味、吸引年轻顾客,如果没有改革和创新,老字号甚至会走下坡路。”虞仁瑛高瞻远瞩,心系未来。于是,工作室成员群策群力,潜心研制,在多次试验、打磨下,针对年轻人的口味推出了改良版的老虎脚爪、赤豆糕;创新开发了松茸虾笋青团、椰汁马蹄糕、苔条开洋粢饭糕、冬茸老婆饼等新品种,一经售出,便成为广大食客的心头好。
在虞仁瑛的带领下,工作室以青年技术骨干为主,目前共有9名成员,其中周永清、熊仲杰、吴兴三位技术能手已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们将在技艺创新中,不断传承企业精神。
“春天有青团,夏天有粽子、冷面、冷馄饨,秋天有鲜肉月饼,冬天有八宝饭、汤团,接下来我们要提前为八宝饭、汤团的创新做准备了。”一年四季,和时间赛跑,是他们的常态;用心做点心,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亦是他们的追求。最近,打造王家沙旗舰店的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结合年轻人口味、加强服务质量、提升菜单档次,工作室将继续传承王家沙的精髓,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