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只要有网络覆盖需求的地方,就有她奔波的身影,越是人群密集的地方,越有她对网络畅通的默默守护。怀揣着一颗建设高质量网络的初心,陈晓芳长期奋战一线,边学习、边磨砺、边成长,对网络优化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始终在程序和数据的海洋里游刃有余。
学生时期数学、物理成绩一直很出色的陈晓芳,上大学时选择了通信工程专业。她希望自己能够从事有创造价值的工作,而这个富含创造性的专业从此将她引入了通信领域的魅力世界。毕业后的陈晓芳主要从事网络后端支撑工作,2004年,她第一次到甘肃平凉出差。“那时候一年有60%的时间在外地,最长的一次出差有100天。平凉、张掖、嘉峪关、凤凰……好多地方我都去过。”陈晓芳坦言,最苦的地方就是那些偏远地区的机房,有的甚至是用土堆起来的。见过戈壁、走过沙漠、穿过无人区、遇到过沙尘暴,她始终坚守着岗位,为当地开通和维护移动网络。
虽然吃了很多年的苦,但陈晓芳从未想过放弃。“‘网优’工作是基础工作,是连接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陈晓芳时刻提醒自己,“网优人”的使命就是为公司整个移动网络托底,小到用户的一次掉话、上网时的一丝卡顿,都与自己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在八万人体育场参与“中国好声音”网络保障工作时,尽管陈晓芳和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案准备,但现场的情况仍然复杂:当天话务聚集性爆发,导致某个站点底噪抬升,形成了网络阻塞。她带领团队通过及时调整分流策略和参数设置,最终完成了网络优化。每年进博会保障期间,整个团队都齐心协力地在网络调试中不断奔波,陈晓芳笑称他们是在“用尺丈量整个上海”。
2017年,陈晓芳和团队承接了800M重耕工作,800M频段的释放则将为上海电信带来巨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陈晓芳和团队从方案评审、局部试点、全网割接、效果评估等多个角度出发,经过11次重大网络调整后顺利完成任务。在经历了十几次重大升级和割接后,她不仅带领大家保障了上海电信5G无线网络平稳升级和改造,团队还获得了两年QC国优,集团公司“数据集约分析领先奖”,“创新优化”一、二、三等奖,上海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等奖项。
如今,陈晓芳的工作内容有了新变化,她被委以公司电联共建共享工作组之优化组组长、移互部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副组长。今年3月以来,移互部承担着为全市数千个核酸检测点、方舱医院提供移动通信网络保障的任务。“‘优维建’平台可以迅速捕捉处于话务高峰的某个点位,并自动向保障人员发出实时预警提醒。”由陈晓芳探索建立的“优维建”平台,也为前方“打仗”的移互部电信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该系统可在十几分钟内实现预警信息推送,在最短时间内协助一线人员解决问题。
“我更喜欢和数据、代码打交道。每次跑通一段代码,哪怕是很很简单的程序,都会很有成就感。对一段代码的BUG修复、补充、编译都很有意思,感觉程序和数据的世界都由我掌控着。”热爱,一直是陈晓芳为“网优”奔波的可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