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婴室”到“育儿合伙人”:传统家庭分工模式正重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5-10-14 14:44

摘要: 父亲角色从传统的“经济支柱”向“养育者”转型。

今年十月长假,漫步申城各大商场,一个变化悄然发生:标识着“父婴室”或“父母通用育婴室”的空间变多了。


这扇曾经几乎只为妈妈特设的“门”,向爸爸敞开了。这不仅是商场设施的简单升级,更是一个信号,折射出家庭中,父亲角色从传统的“经济支柱”向“养育者”转型。父亲参与育儿,正从家庭内部的个体选择,演变为被公共空间支持、被社会观念鼓励的普遍现象。


悄然兴起的“父爱空间”,爸爸的育儿新体验


近日,普陀一商场的通用育婴室里,“90后”新手爸爸张先生,体验了一把在外面给八个月大的儿子更换尿布的“舒畅”。“之前带孩子出来,最怕给他换尿布了!母婴室我不好意思进,在卫生间操作又不方便,只能丢给他妈妈一个人辛苦”,张先生坦言,“现在看到‘父婴室’或者‘男亲子’的牌子,感觉特别安心。这里设施齐全,还有隐私隔间,让我能体面、顺利地完成照顾孩子的任务。”


“父爱空间”的拓展,也受到了许多职场女性的肯定。网上不少给父婴室点赞的宝妈直言:“我看到了老公的改变,他更乐意带娃了,我也有了重回职场的勇气和底气!”


张先生的“快乐”感受,也是许多年轻父亲的缩影。国家卫健委2024年调查显示,“90后”的父亲中,62%渴望深度参与育儿,但34%因设施限制被迫缺席。独抚父亲更是陷入困境,某地母婴室甚至发生过父亲蜷缩墙角换尿布,被保安以“男士禁入”驱离的事件。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双职工家庭育儿观念正发生着巨大转变,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许多公共场所也出现了“父婴室”或改造后的父母通用新型育婴室。相关数据表明,全国育婴室数量从2020年2.3万间增至2025年8.7万间,38%具备“父婴友好”功能。记者走访时也发现,在上海,父母通用育婴室正成为不少新商场的“标配”,而老牌商场也纷纷升级改造,此前,上海环球港的“育婴室”根据男性身高调整了尿布台,改造后,父亲的使用频率很高,反馈极好。



多元支持体系,让父亲育儿从“可行”变“便捷”


“父婴室”只是推进父亲参与育儿的“一小步”。在上海,一套更为立体、多元的支持体系正在形成,从各个角落为“新时代爸爸”的育儿之路提供便利。


早于“父婴室”落地,上海市总工会职工生育支持系列活动便取得了实效。2023年,市总工会联手市卫健委、市医务工会等,成功举办了“幸福奶爸 快乐宝妈”上海职工生育支持系列活动,被纳入上海市家庭健康主题活动;2024年,“幸福奶爸 快乐宝妈”第二季线上课程上线,普陀等区局产业工会举办了“奶爸宝妈”技能比武;今年,“幸福奶爸 快乐宝妈”第三季系列课程如约而至,为支持父亲育儿、营造儿童成长良好环境再添一份助力。


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硬件支持,也给了新手爸爸信心。除了父婴室,商场里宽敞的母婴通道、方便婴儿车通行的无障碍设施、餐厅里提供的儿童餐椅和温奶服务,都让父亲单独带娃出行的门槛大大降低。在普陀一商场,一位正用婴儿背带抱着女儿逛店的父亲向记者表示:“整个购物环境对带娃家庭越来越友好,让我有信心独自带她出来玩。”


“爸爸友好”型亲子业态也在激增。亲子餐厅、父职主题的亲子互动馆,甚至专门鼓励父亲参与的儿童理发店……此外,线上社群与线下活动也正形成合力。线上,各类“上海奶爸群”“爸爸育儿经”社群十分活跃;线下,由社区中心、早教机构组织的“爸爸足球赛”“父子手作工坊”等活动,为父亲提供了专属的亲子互动平台,强化其角色认同。


这套由“公共设施+商业业态+社群文化”共同构筑的支持网络,让父亲育儿从“可行”变得“便捷”。年轻的爸爸们正利用这些便利,深度参与到孩子穿衣、吃饭、游戏、教育的每一个日常环节中,成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在场者”。


责任编辑:李轶捷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共绘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新蓝图,上...

匠心筑梦,创新引领——司献凤技能...

女性力量训练好处多

首页

顶部